【南都七寺】唐招提和西大寺(遗A)

标签:
西大寺唐招提寺鉴真东渡世界遗产日本奈良旅游 |
分类: 游记亚洲 |
西大寺是南都七寺中在奈良市内位置最靠西的一座寺院,它也因此得名。这里还有一座与寺庙同名的火车站。

出了车站后顺着路标的提示,步行不足五分钟就可来到西大寺的大门,这山门不算宏伟,但门内却别有洞天。

这座寺庙没有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沿着主路西行在路北一侧是四王金堂,估计应该是相当于我们的天王殿。

离开四王金堂继续前行,眼前的这段路好像是一条普通的街巷,路的两边建有很多精致典雅的小院落。

由于我去的时候寺庙已经关闭,这些院落的故事我实在是说不清,以我对门前简介的理解,这些院落应该是历史上的名人曾经居住过的故居以及一些高僧曾经起居过的住所。西大寺是真言律宗的总本山,山号“胜宝山”是孝谦天皇(日本第46和48代天皇,而且她还是一位女天皇)敕建,这里的故事应该是蛮多的。

这里是西大寺的本堂,堂内供奉的是该寺的本尊释迦如来(该寺创建于公元765年)。

这建筑叫西室后面是书院,应该是相当于我们寺庙中的藏经楼。西大寺的主路是东西走向这里就是路的终点。

这座小阁子有个特别奇怪的名字叫大黑天,不知道是什么寓意?

眼前的基座是西大寺东塔的塔基遗址,我在寺内没看到其他的塔或者基座,这东塔的位置位于全寺的正中央。

日本和东南亚的寺庙中一般都有面积或大或小的园林花卉,原先在国内的庙里也见到过现在重修的就少了。

南都七大寺一般指:兴福寺、东大寺、元兴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和法隆寺(唯一不在奈良市而在生驹郡斑鸠町的寺庙)。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将法隆寺替换为唐招提寺,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弘福寺(今川原寺)取代西大寺,不过还是第一种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没有去生驹郡斑鸠町,因此我就在博客里把唐招提寺算上。

提起唐招提寺我想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如雷贯耳,因为它的创建者是一个中国人。他就是盛唐时代享誉华夏并六渡东洋传法日本的鉴真法师,他也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又是眼前这座唐招提寺的开创者。

唐招提寺建于公元759年,由鉴真亲自主持兴建,因此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完全采用唐制。尽管该寺历史上多有改动和修缮但大体格局未变,又因中国本土的唐代建筑已几乎绝迹,现在的仿唐建筑多是参考奈良时代的建筑。

也就是说,国内的影视城和复原的唐代宫殿,很多都是参考这里的建筑而修建的,这既是幸运也是悲哀。。。

前两幅画面是唐招提寺的本堂,现在的建筑是位于本堂之后的讲堂,在它们之间的左右两侧是钟鼓楼。

这是讲堂内的佛像,刚才所说的这些建筑以及建筑内的佛像目前全都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这两座小房子一座叫宝藏(近处)另一座叫经藏(远处),应该是仓库,它们也是日本的国宝。

前面远处绿树掩映的小阁子叫开山堂,里面供奉着开山祖师鉴真法师的坐像,也就是我们中学历史书里的那尊。

这里不让拍照,我是站在约百米之外用长焦镜头拉近了拍的。日本人对鉴真的尊重与保护好像远超我们国人。

唐招提寺的占地面积很大,我觉得应该超过其他六寺中的任何一座,寺内有大片的园林,目前它作为奈良文化财的一部分被收入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在宁静的古寺内,看到听到和闻到的都是历史,真让人感叹古今。

招提寺的后院有很多曲径通幽的小路,分别通向不同的去处,有戒坛、御影堂、中兴堂、地藏堂、三晓庵等等。

其中最应该去的也是路途最遥远的是鉴真和尚的御庙也就是鉴真的墓地(就在眼前的院落深处)。

这里就是鉴真的墓,包括这座墓在内以及我上面所提到的建筑、佛像(含鉴真坐像)等一切土木建筑都是从公元八世纪一直保存到现在的。它们的确非常珍贵,不单是因为它们能穿越1200多年的沧桑,也不光是因为它们躲过了数以百计的天灾和战乱,还因为它是中日两国历史渊源和文化交往的见证。
前一篇:【南都七寺】大安与药师(遗A)
后一篇:奈良春色·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