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哲学之道,品原味京都

标签:
日本拉面和服美女世界遗产哲学之道京都旅游 |
分类: 游记亚洲 |
哲学之道是位于日本京都左京区的一条长两公里的小道,1972年被正式命名,沿途种满了樱花。

这条路的名称来源于京都大学哲学系教授西田几多郎,当年他几乎每日都要在此冥想。

这条小路会经过好几座寺庙和神社,如银阁寺、法然院、南禅寺、永观堂禅林院和熊野若王子神社等等。

哲学之道旁边小河沟里面的水来自琵琶湖,估计在哲学家冥想的年代这里的环境应该是相当的优雅。

如今哲学之道以及相邻的街巷早已成为著名的景点和步行商业街,与其他景点的街道一样这里也是商家林立。

这个东西我估计应该是豆腐干,好像口味和形制有很多种,比我们油炸臭豆腐摊的选择要多的多。

这些应该是类似我们榨菜之类的东西,里面的原料好像有胡萝卜、竹笋、芥末和其他很多我无法辨认的食材。

各种水井我们都见到过,但用竹子制成的自动水井还设在繁华的街道边,这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周六和周日日本的邮局都会关门,为了方便游客邮政部门会在景点集中的地方开设临时的邮局。

这是日本的邮票,印刷的非常精美很是值得收藏,左边的那组邮票好像是他们的生肖羊票。

日本邮票离远看很像台湾邮票,其题材的选择和构图的审美与我们的标准很相似,让人看了就有爱不释手之感。

这是一幅远景,哲学之道就是座落在这样一片以别墅为主的住宅区之内。日本人多地少房屋之间挨的很紧密。

我估计京都很多街区的样子应该跟明治时期差不多,要是在这拍电影几乎都不用进行大的改动,只要把现代汽车清除把戏装一换就可以马上开拍。不像我们,如果想拍点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影片就必须得去影视城。

日本人都很喜欢穿和服,他们的年轻人一点都不觉得这些老掉牙的款式有多土。

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同时,他们也绝对不会拒绝新生事物,穿着和服并不影响他们戴太阳镜和吃冰激凌。

各种新鲜时尚的东西在京都也是随处可见。看到路边停放的老款出租车没有?日本人真是很节省,有些车型在我们国家早就被淘汰了,而他们还能拿来营运,这一是说明车的质量不错,二是证明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很高。

一休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这个聪明的小和尚是日本南北朝和室町幕府初期的天皇皇子,因政治迫害出家为僧。

拉面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面条由拉改为了切并发展出了很多日本的流派。不过现在市面上经常吃的拉面都是工业化的产品。日本拉面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酱油拉面、豚骨拉面、海鲜拉面和味噌拉面等等。

日本街边的快餐拉面馆到处都是,因为人工比较贵所以点面的环节现在都用机器,估计将来做面都得用机器了。

这家小面馆此时正在搞一个促销活动,就是必须在15分钟内吃掉这一大碗面,如果成功的话不但可以免单这一顿还会有其他的奖励。这个小伙子就正准备挑战这盆面,我现在是不行了,如果早来十年我也会试试。
前一篇: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都
后一篇:三十三间堂中的日本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