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的市民生活

标签:
法国见闻民生波尔多家乐福 |
分类: 游记欧洲 |
波尔多的主打产业虽然是酿造葡萄酒,但由于红酒高附加值的效益使得波尔多成为了法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关心一下居住在这座美丽城市里的市民们,看看法国“农民”是过的什么样的生活。
在国内,步入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就是购买汽车,波尔多的市民虽富但汽车的保有量也就只有60%。
欧洲的街道普遍狭窄但却很少堵车,一方面得益于驾车者遵守秩序,另一方面就跟环保意识和经济杠杆有关。
欧洲的燃油价格要比中国高很多,主要是因为税非常高,另外停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外国人虽富但极少有轻松暴富的,大家的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因此没有谁想花着大价钱就为了少走几步路。
与此相配套的是,欧洲的公共交通普遍比较发达,几乎每一个小村庄都会通公共汽车。
波尔多最醒目的公交就是它的有轨电车,这套电车系统采用的是地面接电,因此上方没有影响市容的电线。
这种迷你巴士是专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它非常适合钻胡同几乎可以把人送到家门口。
医疗也是个民生的大问题。远处的大楼差不多是全波尔多最高大的建筑,它就是波尔多最大的医院。
在欧洲,一般的门诊都是在社区诊所完成的,既不需要走很远的路也不用排很长的队(但要预约)。
当有重大疾病或者急诊的时候就要去大医院了,在交通不便的时候指挥中心会直接动用直升飞机去接病人。
这是梅里尼亚克(是独立市镇与波尔多相连,类似中国的市辖区)的一座教堂,看这阵势应该是有人去世了。
我猜想死者应该是一位法国老兵,军人在很多国家都是非常受尊敬的,在法国尤为如此。
这是法甲波尔多队的主场沙邦-戴尔马球场,这里还曾经承办过1938和1998年足球世界杯的部分比赛。
这球场建于1930年,实在是太老了,目前波尔多已开始兴建新的球场,新球场将在2016年欧洲杯前启用。
这是一座华人居住的别墅,一般能在他国首都城市之外生活的华人通常都是来的比较早资历比较深的。
这家超级市场居然还有中文的招牌,看来生活在波尔多的华人还真不少。
这里就是国人非常熟悉的家乐福,前些年愤青们没少抵制它。其实家乐福在发达国家的销售额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家乐福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真抵制成功了恐怕损失更多的还是自己人。
那满满一推车的东西起码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这一排至少有几十个收银台,每个柜台前都排着等待付款的长队,我在波尔多的十几天几乎每次去都是这样的场面。。。这些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波尔多人民并没有深陷欧债危机,大家过得还都凑合。第二,家乐福还真不是我们一抵制就能破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