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曲》与《基度山恩仇记》

标签:
法国文化《马赛曲》大仲马《基度山恩仇记》 |
分类: 游记欧洲 |
马赛非常美她的故事也特别多,但这里的地势高低起伏,想领略它的美确实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马赛的交通方式种类繁多非常完善,但无论是嘟嘟车还是观光巴士性价比都不是很高。
马赛虽然都是坡,但地盘并不很大,几乎所有景点都集中在中心区域,完全可以走着逛。这里是位于老港的游船码头,这些是前往《基度山恩仇记》故事发生地伊夫岛的游船,冬季时不是每天都有船,我去的那天就没有。
除了大仲马的小说《基度山恩仇记》外,《马赛曲》是另一个跟这座城市有关的艺术名著,不过要是深究一下,《马赛曲》其实跟马赛的关联并不大。《马赛曲》也被译作马赛进行曲,原名叫《莱茵军团战歌》,因马赛志愿军赴巴黎支援杜乐丽起义时高唱这首歌而闻名并风行全法。它曾一度被禁,从1879年开始成为法国国歌。
三篇描写马赛的博客我都用了这座守护圣母圣殿教堂作为封面,它也确实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守护圣母圣殿建在老港南侧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顶,这里是马赛城里的制高点,登上教堂整座马赛城就可尽收眼底。
去守护圣母圣殿的路很好找,一路上都有路标,即使找不到路标也可以对准它的方向直走(一抬头就能看见)。
从老港到守护圣母圣殿不到两公里,在接近守护圣母圣殿时坡度才开始加大,其余大部分路段的坡度并不很大。
这是地中海周边地区常见的遮光窗户,当全楼同时关上窗户时,这里就像堡垒一样。
这段路走走停停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最后这段的坡度很陡,这里的汽车为了安全都不得不横着停放。
守护圣母圣殿的钟楼高60米,顶部是圣母抱圣子的巨大雕像,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和很远的海上都能看到。圣殿于1864年9月11日奠基,兴建历时五年花费了17万吨材料,包括23船来自意大利的大理石和斑岩。
教堂的原址是一座13世纪的小圣堂,供奉的也是守护圣母,她传统上是海员的主保。当时山上还有一座16世纪的堡垒,由弗朗索瓦一世建于1525年。这座教堂从远处看很壮观,其实里面的空间不怎么大。
在教堂里面和周围,我见到很多灵牌(现代的),好像现在这里也有寄存骨灰的功能。
在守护圣母圣殿的观景台上,马赛城的全貌就可以清楚地看个明白了。这是西南方向远处的小岛就是伊夫堡。
这张看的更清楚一些,那个有城堡的小岛就是伊夫岛,在大仲马的小说《基度山恩仇记》中,基督山伯爵就是被关押在那里。这个小岛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客们争先恐后参观的名胜。
这个方向的市区比邻地中海,沿着海边的山坡上建满了别墅式的住宅,这里显然是马赛的富人区。
这是向北望,这个方向是马赛的老港和新港。近一些停满游艇的水域就是马赛的老港。
这是位于老港出海口位置的圣让堡的全景。战争期间,谁控制了这两处炮台谁就能掌控整个马赛港的海域。
这是朝东方看,远处就是绵延的高山,这里是阿尔卑斯山的余脉,在马赛城边最高的山峰海拔也有1000多米。
这张拉近的画面中心是韦洛德罗姆球场(容量约61000人,是法国第二大体育场),它是法甲马赛队的主场,曾举办过世界杯和欧洲杯的比赛。2016年欧锦赛的时候它还将作为重要的场地,为此它现在正在加盖顶棚。
这张画面中心偏左的尖顶教堂就是前面博客介绍过的圣文生教堂,它右后方的华丽建筑就是隆尚宫。
画面远处正中位置的那个红屋顶的巨大建筑就是马赛火车站,我的马赛故事是从它那开始的,也到它那里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