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海上丝路”之哥特兰
标签:
北欧山鹰哥特兰喀斯特田园农庄 |
分类: 游记欧洲 |

这座格外冷清的小房子是哥特兰省最大的公共汽车总站,脑袋想象下我们任何一个省会的汽车站,反差很大吧?
这就是站台,平时不但看不到车连人也很少见。这里的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时刻表在精确的进行着,只要时间一到车一定会,来人也会一下子“突然”冒出来,不过永远都不用担心上车后会没座儿。

维斯比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喝口水再一抬头就看见城堡已经渐渐地远去。

汽车总站尚且冷清成那样就可想像中途的停靠站是啥样了。不过不管怎样起码的设施还是有的,这间小木棚足以让那些在荒郊野外等车的人可以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哥特兰岛有3145.45平方公里,由于岛是南北长东西窄的形状,所以从岛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差不多也要100公里。大约40分钟之后就到了我要去的地方,一下车首先感受到的还是荒凉。

继续北行一公里就会路过一片村庄和农场,远处这座养鸡场屋顶的标语很有意思,它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好的鸡蛋来自溜达鸡”。看来无论文化差异多大,大家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还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我去的时候是周末,养鸡场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所以无法进去参观,也就无法亲眼见证这些母鸡是怎样在房屋里溜达的。
这些白色的东西在欧美很多农村都能看见,它们是包装好的草料,供牛羊在冬季食用。
这个路牌清楚地告诉我,距离我要去的地方还有两公里。哥特兰岛除了人文古迹以外,石灰石风化的喀斯特地貌也是很有名的景观。在岛屿的北部,沿海岸分布着很多风化了的海柱和石头屹立在海边。我要去的一处景点名字很动听叫少女石,我给它起了个更中文的名字叫“少妇望海”或者“少女听涛”。
顺着幽静的路远处已经可以看到蔚蓝色的大海了,屏住呼吸也隐约可听见波涛拍打海岸的声音。

越接近海边这样的怪石就越多,它们成群结队立在这让我想起诸葛亮给陆逊留下的八卦阵,晚上来还真有点慎。

徒步行走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我过于相信介绍和站名,所以少坐了一站多走了两公里,其实在第八图的路标附近还有一站,后来者可多坐一站,但会少看不少田园风景),终于来到了海边。这里是一处游艇码头加一片海滩,在港口旁边还有一些小房子,应该是旅游旺季时的临时小店铺,我到的时候(五月一日)这里空空如也。

远处就是那块少女石,山上肯定有路但也肯定很绕,我的时间不多(因为星期天公车很少,如不能按时返回会很麻烦,这种地方拦车都拦不到)所以只能选择贴着海岸走近道。

这是我离少女石最近的地方,海水还在不断涨潮中,当时我想了几分钟是继续前进还是立马返回(如果不快点选择回去也很困难)。要是十年前,死我也会死在石头那,这时距石头估计还有三四百米,以我的游泳水平肯定没问题,但自从当了爸爸之后变化很多,不知是胆子小了还是冲动少了。。。我最后决定还是不冒险了。
这是回来时的样子,我已是趟着水撤退(在我的旅行经历中这样没到达终点就撤退的情况这是第二次)。当时水温不比泰坦尼克沉没的地方高,如果游着后果还真是很有悬念。。。基于男人的本能,我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关于勇气和毅力之类的事。。。雄狮一直是男性地球生物里力量与魅力的化身,男人可能在80%的指标上比不上雄狮,但男人有一样是雄狮坐着火箭也赶不上的,那就是智慧。我非常钦佩那些登山遇难的“鹰”们,但我同样敬重那些在必要时撤退,然后再卷土重来的活着的“鹰”。我想那些死了的“鹰”在地下也希望后来的“鹰”能通过他们的遭遇而变成更聪明的“鹰”。。。愿北大山鹰们在天国安好!
欢迎欣赏相关的其他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