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将发生两件大事,它们都属于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范畴。一个是纪念阿波罗登月40周年,一个是马上要发生的日全食。作为半骨灰级的天文爱好者和空间科学发烧友,我不得不暂停书写丹麦的童话之旅和手头的其他杂务来凑凑热闹。
日全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连小学生和村口老槐树下的大娘们都知道原理,今天主要说说发生在40年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我大致浏览了下能看懂的网站,发现每个国家的论坛上都有一部分质疑阿波罗登月真伪的网友,其中尤以中国为甚。中国人多反对的就多这本来很正常,但不得不说的是,某些网友那雷人的理由。如果从技术角度讨论和质疑,或是从逻辑推理着手,哪怕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分析都不为过,起码那是在进行学术探讨,而部分网友的理由就不是这样,也许他们是为了幽默。
雷人观点一,尼克松是个爱说谎的总统,阿波罗飞行集中于他的执政时期,他一下台飞行就停止了,所以阿波罗跟水门是姐妹事件。我只能说总统们恐怕没有不说谎的,或者说不说谎的人是很难当上总统的。
雷人观点二,美国是个没有诚信的国家,所以阿波罗是美国忽悠全世界。我认为诚信只能用于个体,集体不太适用,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我想世界上恐怕就没有诚信的国家了。
雷人观点三,美国是为了拖跨苏联,所以才导演了这么一场“阿波罗大片”,跟十多年后的“星球大战”是一样的。事实上苏联并不完全是被拖跨的,还是那句话:“堡垒通常都是在内部被攻破的”。
雷人观点四,美帝是纸老虎,纸老虎是周老虎,阿波罗不可信。。。这个太小儿科就不点评了。
这种层次的评论不下数百,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有很多层次深一些的评论,如:“为什么40年前那么容易就去了,现在反而去不了?”。再比如:“所有公布的影像资料在摄影棚里都能模拟”等等。下面还是说说本人对“阿波罗计划”的看法,首先要明确的是,我认为“阿波罗”是真实的发生过。
从历史数据上看,我认为“阿波罗”是真的。
我的根据是,如此庞大的事件,涉及那么多的方方面面,时间跨度又那么长,造假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将来某一天真证实这是个骗局,那我只能说这个世界太可怕也太不可思议了。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源于冷战,凡事都有双重性,冷战本身不是好事,但它却催生了战后40多年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航空、航天、原子能、信息和军工些高尖端领域。可以说没有当年的冷战,我们今天还真就未必能这么轻松的在网上娱乐(左图为六次登月的着陆点)。
根据现在普通人所能掌握的数据,整个“阿波罗计划”共耗资240亿美元(按今天的价值算要上千亿),涉及两万多家公司和机构,200多个大学,80多个研究机构的40多万人参与。美国的财务透明度很高这些帐是可以查的,肯尼迪和尼克松之后到现在已有六个新总统,这么多银子要是有猫腻早就暴光了。所以说,这些人是真的参与了,这些钱也是真的花到了这些地方。那么让40多万人一起说谎40年(很多现在还活着,至少还得再说20年的慌才能死无对证),太不靠谱也太不合理了,即使理论上行封口费也是花不起的,而且光40万美国人自己说谎还不行,还得防住来自敌对阵营和第三方数十个国家的情报机构长达40年的侦察,这个难度实在有点大。
从逻辑关系上说,美国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目前怀疑“阿波罗”的人主要针对的是月面上的部分,尽管很多人也在质疑“土星5号”火箭的设计图纸被毁不合乎情理,但当年那110.6米高的巨型火箭全世界可是都看到了,而且这大家伙十多次飞上蓝天也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至少这可以说明“土星5号”确实存在,而且发射成功了。即使它的性能不如所说的那么强大,就算它也不足以把“阿波罗飞船”送到月球,但它仍然创造了世界之最,而且是今天都无法超越的记录。
我们可以用最阴暗的心理和最笨拙的思维去设想一下:换做我们任何一个人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说是承认登月技术达不到要求,但美国却已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更安全;还是继续吹下去,不但要把最大火箭的功劳占上,而且还得把首次登月的记录也留下合理呢?这就好比奥运会10公里竞走,进行到半程时你已领先第二名几百米,在稳获金牌的情况下,你有没有必要冒着被吹犯规的危险去破世界纪录呢?
以当时的技术,美国真想存心造假也很困难。
很多网友都认为,月面上的照片和录像疑点太多是摄影棚的产物。直到今天为止,关于月球环境的真实数据也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最全,我们所了解的月球情况差不多都是NASA给的,说白了我们都是外行,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跟祖师爷评论月亮上的事情。就算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解决问题,今天好莱乌想拍个月面大片的造价肯定也低不了,可故事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40年前(如果造假肯定还得再提前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看看左图,一点空气流动都没有的环境下,灰尘扬起的方式当年如何去模拟?)。咱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40年前好莱乌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现在的模拟和声光技术,当年要想模拟出那么逼真的登月电影,就是故意犯罪也挺难的。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在30年多前,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描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电影叫《第三女神》。该片的导演刘玉和老先生与我在一次闲聊时曾经说起过片头的幕后花絮。刘导曾经的构想,把片头设计成一个从远处旋转而来的地球,转到近处的时候停在喜马拉雅山的地方,然后再从山脉的轮廓里闪出字幕,以突出世界第三极的概念。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以今天的技术,大概两个发烧友用个人电脑都能做了,可在当年长影的车间里,用各种材料制作过不少地球,用尽了当时的电影技术、暴光技术、合成技术试过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作罢。40年前的好莱乌肯定比长影先进,但再先进也不可能一个是青铜时代一个是机械化时代。所以当年想做成那么逼真的画面,是一没技术二没有可参考的样本。
第二,还得说到钱,如果美国政府一方面在明处花几百亿搞虚假的“阿波罗”,另一方面在好莱乌,再花一笔巨款拍摄真的“阿波罗”,这笔钱还真不好报销更不好走账。就算拍摄费用不如造火箭多,但弄那样一个大片我想怎么也得几百万吧?因为很多技术也是属于首次攻关也得有研究成本,也得联系众多科研机构。这样一笔经费肯定没有人募捐,就算有人愿意做爱国捐美国政府也不一定敢收,见不得光的事怎么能公开接受募捐呢?想让几百万美元不明不白的花出去,就是总统+财政部长+两院议长一起合谋都办不到,他们国家可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签字就能提到款的。所以造假的基础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都没有。
有很多铁证质疑派无法反驳。
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大约381.7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在中美建交的时候,还送了中国一点做为礼物供科学家研究。这东西谁都做不了假吧?它至少可以证明,美国确实将设备送达到月球表面,并且这设备还回来了还带回来了证据。美国在那个年代把这些标本外送了不少,难道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分不清月岩跟陨落到地球的月球陨石的区别吗?经过大气层摩擦燃烧过的石头和装在飞船里带回来的肯定不一样。
最近美国的新一轮重返月球计划已经启动,作为前期的准备项目,新的环月低轨探测器,已发回不少拍摄到的当年6艘阿波罗飞船留在月面上遗迹的照片(左图就是卫星拍摄的阿波罗17号着陆点)。月球上现在肯定还没有保洁公司更没有环保自愿者,当初没上去应该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成功返回肯定得有残骸在那。随着探测器轨道的逐渐下降,相信更清晰的照片会越来越多,截止目前一切证据都还是支持阿波罗的。
综上所述,用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判断,40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应该真实的发生过,它是人类历史上,在人离开地球的这个问题上的两大壮举之一(另一个是和平号空间站,它能让人长年离开地球生活)。我们应该为它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也应该为我们的渺小而感叹(登月相对于真正的宇宙航行,从距离上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希望我们人类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早日解开更多我们今天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留在月球上的脚印应该是真实的)。
顺便向长期来访的网友们致歉!按约定今天应该是介绍丹麦游记。但这个事件是有时效性的,又正好赶上我更新的日子,所以就临时改写了一篇赶时髦的东西。下周除非再出现“两千年日全食”这种百年不遇的事,我将按计划晒晒在丹麦的见闻和趣事,希望网友们多多理解,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返回独行者首页浏览其他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