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男女有别

(2008-06-26 23:48:25)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男女

夫妻

社会

家庭

分类: 杂文

首先声明本文旨在学术探讨,只代表个人观点,朋友们请勿对号入座!

 

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是以斗争方式实现的,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是由道德发展实现的。

 

男女权利义务上是平等的,社会分工和生理特征却永远不可能平等,说一切都平等的人是虚伪的。

 

    所有物种大概都是由两性组成。也许上帝怕大家寂寞,所以才让大伙成双结对相互做伴,让生命明白只有协作才能生存发展。生命是活的上帝有时也控制不了,不管人还是其他生物,与异类争斗的同时也都冤家一样自己争斗着。虽然异性相吸,但从有历史记录以来,男人女人间的“争斗”与合作就一直如影随行。

 

    男人女人都是人,但却是两种内容不一样的人。几千年来,他们围绕主导权一直相互纠缠着。母系社会时,男人间搏斗只是为讨女人的欢心,女人间的较量才是决定权力的归属。那时男人跟现在的雄鹿差不多,用尽全身之力以命相博,只是为了争取优先交配权。按今天的眼光看真够催悲的,不过这确实是真实的历史。大约五千到一万年前的某一时期,人类从母系氏族过度到父系氏族,男女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这没有标志性事件,据推测,实现这一过程靠的是暴力,甭管到底如何改变,结果是女人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翻身”,不管承不承认,这世界仍然由男人主导。

 

    随着文明进步,近百年来妇女地位在全球普遍提升,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法律上确认了男女平等。尽管现实距真正意义的平等还有不小差距,起码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次改变主要是由道德而非暴力实现的,说明人类确实在进步。回顾了男女权力交替后,目光还是回到现实中。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改变人类发展方向的机会,但每天却都要跟另一性别打交道,比如夫妻。

 

    感情性格因人而异,但社会属性和行为观念却是相通的。笔者觉得,所有事物都是彼此连接成系统的,没有什么事能超然于世独立存在,正所谓有因才有果。比如,不发明蒸汽机就很难发明火车。素不相识的男女成为夫妻后,就成了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他们是理论上相互陪伴时间最长的人,是彼此隐私最少的人,还是一损惧损一荣惧荣的人,这样密切必须要认真相处,处的好也未必一帆风顺,可处不好生活将肯定不会幸福。

    家庭生活至少要两个人才会发生,所以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哲学上的矛盾),要解决就必须弄清矛盾的脉络。从前母系跟父系氏族时代,人很野蛮社会也不健全,一元体制加暴力维持了数千年稳定,不管缺陷多大,至少这个社会和家庭结构支撑了人类漫长的发展阶段。当男女走向平等后社会变的复杂了,“家庭”这一直被视为大后方的安全地带也变得越来越充满危机了。男女平等不好吗?显然不是,问题又出在哪呢?

    正如我前面所说,世界上的事都是成系统的,即使编神话光有孙悟空也不好看,得创造出一整套神仙和妖怪才有意思。男女平等在很多国家只存在于纸上(包括中国),相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惯、道德、心态。。。等“配套设置”都没建立起来,这就是原因。从暴力走向文明是发展方向,从斗争走向共存是大趋势,男女是天生的一对,当初的设计是为相互合作绝不是对抗。

 

    我经做过小范围社会调查(约调查了300人):中国大陆,无论性别、学历(我取样的人群从初中到博士)、年龄(15到80多岁)和阶层(从普通农民到局级干部到千万级富人),想有儿子约占65%,对男人是主宰赞同者占80%以上。也就是说,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占主流,从男女婴儿出生比例也能看出来,鬼都不会相信某医院一天出生40个孩子,其中男孩38个是正常的。

 

    虽然大多数妇女默认了男人主导世界,但也有不甘心的,这很正常,女人的事就需要女人去争取。由于上述那些配套的东西不健全,造成女人在争取平等的过程中充满迷茫和艰辛。

    在工作单位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到植树节,总会有位大姐站出来“这活可不是女人干的,男同志应该多干一些。。。”而到分房子时,这位大姐同样会第一时间蹦出来“男同志要有姿态。。。”诸如此类的场景大家应该看到不少,这些话几乎是当代中国妇女的口头禅,如果是闲聊开玩笑也没什么,但要是女人的普遍观念性质就大不相同了。权利义务要对等或相称,如果失横那就不合理,不合理的东西强行推广就要天下大乱。难道女人自己都认为要别人让着才能生活吗?自己就承认比男人低一等?想让别人尊重,首先要自我尊重,要想让人佩服首先得有值得佩服的内容。

 

    做事要根据自身特点,不能总拿自己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争,那样很吃亏也很不符合自然规律。有些很有上进心的女人,不愿意生活在男人的阴影里,希望体现自身价值这是值得尊敬的,但实际生活中这类女人活得很累。我一直坚信只要是做正确的事,一定都很自然也很轻松,要是别扭的事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之所以这些“女强人”活的累,当然也是有地方出了问题。笔者认为,一来自环境,二来自心态。

    环境就是这男人主导的世界,几乎所有规则都很适用于男人,而男人相对于女人在身体机能和生理构造上又有先天优势,所以女人想达到同样高度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如此说来焉能不累?心态也很重要,能做到永远以客观心态看世界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都有狭隘和局限。女人不管承认与否,总是带有一丝报复或证明的心理,甚至不被自己所察觉。当某个重大难题突破后,总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成就感,如果没人呼应又会迅速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这心理源于缺乏自信和价值观,尽管女强人有坚强的心和辉煌的外表,可她们心里仍觉得这是男人的世界但又不甘心面对现实,结果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跟整个世界斗,如此下来不累死已是万幸了。这种心理不及时修补是很容易扭曲的,其症状表现为:不如自己的人很不屑,比自己强的人又总不服,最后把自己变成圣斗士,自认为活得充实其实却很可悲,经常会被人戳到痛点。。。

 

    如何让男女和谐相处减少矛盾呢?我的观点未必正确,就是“发挥各自特点,取长补短各司其职”。女权问题解决好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在日本、韩国、欧洲、北美这些地区,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他们的妇女并没因此成了我们想像中的家庭妇女而影响到社会地位。反观东南亚和非洲,男人很休闲女人却是主劳动力,可这些地方妇女的地位却非常低。所以经济独立或有自己的事业,并不是确立女人社会地位的灵丹妙药。这“男主外女主内”本来也是中国的社会常态,我们也是靠这个模式实现了开元盛世。

    人没贵贱工作也没有好坏,只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做最喜欢擅长的事才是最合理,历史证明流水作业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一群人干同样的事叫手工作坊,有了分工就叫流水作业,看似区别不大的行为,一个属于原始社会另一个却属于现代文明。美国只有三家汽车制造厂而中国有上百个,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中国却竞争不过美国。所以现在不是小而全的时代,而是社会细化分工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时代。家庭也一样,两人都做事收入4000,但孩子没人管家庭也没有温馨。一人做事赚3000,女人可以管好孩子也能让家庭充满温暖。让我选我会选择后者,相信很多生活在国内的人不这么看,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不同。

 

    人赚钱为的是什么?没人是为了看存折上数字所带来的快感,肯定会有很多人文追求,简单一句话就是“追求幸福”。目前国内的幸福指数实在太低,普通人想幸福好像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人本来都很有价值,但中国是个高淘汰率的国度,客观上把人的价值贬值了,经济学上管这叫人口红利,社会资源就那么多注定绝大多数人要做分母。就分母而言,一月4000跟3000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从人文角度看则大不相同。人生苦短,温馨浪漫有钱没钱都能有但唯一不能缺的是时间,人的成长也多靠家庭熏陶,没人管的孩子和生活在温暖家庭的孩子差别是很大的,身心健康充实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每月多赚那一千块钱永远解决不了贫困,但代价是你的后代与别人的差距越拉越远。当人生走到终点时,钱就是个无用符号,可一路来的感受却无法弥补,中国只给大家一次做父母的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所以最需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男人需要女人也需要。男人要知道,养老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她为你生孩子的同时也是在给国家和社会孕育未来,也是在工作,如果这义务你都不愿承担那最好还是别结婚。做什么都要付出成本和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女人也不要觉得吃老公是寄生虫,每月把丈夫口袋掏空是不对的,但按比例索取生活费则是合情合理,家务也是工作付出劳动索取报酬没什么不对。如果女人觉得自己可顶半边天也可以反过来,但必须做到尊重丈夫的劳动和家庭地位,居家男人也要把内务认真做好才行。无论男女做人要踏实,有理想是好但要实际,我们的教育是培养“远大理想”的,但绝大部分人注定没机会实现,是教育和社会把我们培养出等级观念,想获得平等只有从自己做起,首先就别瞧不起不如你的人。

    政府更需要改变。所有权益都需要法律保障,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社会将更有秩序,人的价值也就更能体现。那时劳动力市场少了六亿多妇女(或妇男)“恶性竞争”,肯定会改变劳资供需关系,主外的人劳动就会更有价值。两人都做事每月赚4000和一个人做事也差不多赚4000,哪个更好?现在世界很精彩,居家的日子要比古代人丰富得多,过得无聊只能说明你情趣太少不会活。

 

    社会应该宽容,要允许各种不同想法的人存在。不管什么时候,女强人总还是会有,个人追求不同可以理解也应该接受。真到了设想中的社会,女强人也会比现在好过,社会宽容度高了竞争的人少了成功的希望也就更大了。现在女人是跟男人“抢”饭碗,那时候是因喜欢和热爱,有兴趣的事做起来就会更轻松快乐。选择的路也更多,女强人觉得累了可随时加入家庭主妇的行列。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思路还不很清晰体系也不是很完善。我看到西方的社会,的确比我们的生活轻松和谐的多。虽然国内外社会差别很大,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以现有资源合理搭配完全能构建出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很多观念是要改改了,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局。同样规则的棋局,每次输的都是你,就说明你的水平差,别提国情,棋盘上大家都差不多。

 

返回伯爵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