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岩教育儿子的方法让我担心

(2008-11-26 12:48:38)
标签:

杂谈

我有一个隔天早上健身的习惯。这是我从大学的时候开始养成的。高中以前,我的身体比较单薄,风吹草动就容易感冒。但是由于本科上铺兄弟张庆校,也就是黑哥的影响,每天早上或者下午养成了健身的习惯。开的几年是在学校的大操场跑,后来条件好起来了,就去当时中关村的财智健身房,还请了一个健身教练。刚好那个时候亚洲健美先生和健美小姐曹新丽都在那里任教,所以他们也断断续续教了我不少关于健康的观念。记得当时曹新丽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是不是坚持锻炼,年轻的时候差别不大,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就会非常明显”。

 

其实健身也不是一直需要教练。只要上几次课,就可以慢慢摸索出符合自己的一套健身流程。

 

现代都市的很多人都没有健身的习惯。每天吃得很好,坐的时间很长,但是却没有消耗。这样体能会慢慢地下降,在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建议很多都市的朋友一定要有规律的健身。

 

从健身说回到“健心”。

 

今天早上在跑步机跑步的时候,看到凤凰卫视正在播放陈鲁豫的一个节目《说出你的故事》,这一期的嘉宾是海岩、海岩的儿子以及《舞者》的主演和导演。第一次对海岩的儿子有比较深的印象,是之前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他整容失败的一段文章。这次节目是我第一次看到生活中的这位年轻人。

 

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看这对父子,我非常为海岩和他的儿子担心。因为我发现海岩在教育儿子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少中国家长习惯的“打击式教育”。比如他多次提到,

 

——“吉吉的心理素质不好,这个不少朋友,但是,可能你(鲁豫)还不知道。”

 

——“他(吉吉)还算不上是演员,他只不过刚刚起步罢了。”

 

——“他有乱花钱的毛病。其实孩子什么毛病都可以有,就是不要有乱花钱的毛病。”

 

——“当然,他虽然演得不好,我们还是要给他鼓励,这样吧,今后大家多鼓励一下他”

 

而我发现,他的儿子吉吉,非常符合一个在这种“打击式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心不够强、内敛、迷茫、对外界的评价非常的敏感。

 

我经认识一些不同背景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总会走两种极端,要么就是秉承父母的“霸气”,无比自信;要么就是非常地“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这个世界的竞争本身已经够残酷了,每个角落都隐藏着危险和失败,如果父母都不给孩子自信和鼓励,还怎么能指望孩子有一种坚强的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呢?

 

我的母亲就非常擅长给我鼓励式的心里暗示。虽然她在很多方面也有她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没有她的鼓励,我很难走到今天。

 

小时候,因为我喜欢上课讲话,成了老师最讨厌的孩子。几乎每一个接受我们班的老师都会流露出对我的讨厌。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喜欢那种乖乖的,扑闪扑闪着大眼睛的孩子。而我,总是不太守规矩。于是每次家长会,都成了老师对我的声讨会。但是这些反馈都被我妈消化了一遍再传给我。

 

走进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学英语非常快,记单词,学口语,都比普通的孩子快很多。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小时候我喜欢讲话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语言天赋的表现。而语言天赋,是我最核心的个人竞争力之一。这种能力,让我长大以后获得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如果那个时候我的母亲跟着老师走,不停地打击或者是挖苦我,估计我就没有现在这种强大的自信心,也不会那么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梦想。这种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也跌到过很多次,这个时候我会静静地反思,但是这种母亲根植在我心中的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却会迅速地重新恢复过来。

 

给孩子积极的自我认知,就像健身一样,在短时间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和面对的社会风险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区别会越来越大——有的孩子会越挫越勇,有的孩子会节节退败。

 

如果有机会见到海岩先生,我一定会给他建议,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不要用否定和挖苦的语言,虽然这些语言也许听起来会比较幽默,口头禅可以改成,“他真得挺不错的,比我想的还要好”。

 

海岩教育儿子的方法让我担心

 

 

 新书出版,大家可以点击《年轻的战场(当当)》或者《年轻的战场(卓越)》。 

 

最近三场演讲预告:

时间:11月27日(周四)  19:00-21: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报告厅
时间:11月29日(周六)  14:00-17: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建外SOHO 办公楼A座1503室
时间:12月3日 (周三)   19:00-21:00   地点:对外经贸大学-博学楼301
如果有问题,可以拨打010-58781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谢Jaso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