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理性的热情
(2008-10-20 21:16:58)
标签:
杂谈 |
感谢一位叫“李阳”的同学,他(她?)在16号参加了我的新书见面会,发现了样书里面有一个错字,一天之内给我写了4封信,我将这些信转给了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反应非常快,周五对该错误进行了重新出片,连夜让工厂对此页进行重新更换。
请李阳同学留下你的联系方式,长江文艺社会送给你一些礼物,以表感谢。
刚刚在济南做完活动,但是也见证了“疯狂的时刻”,喜忧参半,在博客上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活动定在下午三点半济南最好的五星级酒店——银座酒店三层,很多朋友早早地来到现场,并且很多朋友拿着哈佛日记,说坚持看我的博客两年了。这些朋友有的是山东大学外语系的老师,有的是学生家长,也有一些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其中有三位女孩子找我签完了哈佛日记,又买了三本《年轻的战场》——感谢大家这么多年还记得我。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却得到了大家这么多的关注和信任。
但是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在现场开始签名售书的时候,有大概一百多位动作比较快的家长和学生几乎疯狂地扑向售书的两位工作人员(“扑”这个字形容当时的混乱完全不过分),把其中两位年轻的女孩扑倒在地上,吓得这两位当时几乎哭起来。后来这两位女孩实在招架不住,在混乱中丢失了大概50本书,也就是说这50位“热情的读者”抢到书了并没有给她们钱。一位女孩最后无助地喊:“哪位拿了书没有给我钱”,但是并没有太多人回应她。还好后来他们的领导原谅了他们,否则这些价值1000多元的损失得她们自己承担。当时我被包围在人海中也没有办法帮助这两位女孩,只好呼吁大家“绅士一些”,但是这样的呼吁没有任何用。一位读者在我的旁边感叹一句,“中国人,哎!”这声叹气让我觉得心情非常地复杂——一方面感激大家的热情,但是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绅士一些。
当然我们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没有对现场秩序进行有效的维持和引导。
经历了这件事,我也感觉到了中国教育的一些趋势——“北大清华状元”的时代已经过去,留学和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和中国教育更加关注的问题。
+++++++++++++++++++++
文章发表后,很快收到了李阳的来信,估计是位女孩,信附在这里,谢谢你,礼物会尽早寄给你,如果你要出国,可以和启德教育集团联系:
老师你好!
张杨老师:
好想叫张杨哥哥啊,其实在心里一直把老师当成哥哥啊!
认识老师是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到现在都应经快有三年了啊,呵呵,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要是三年前的我没有好奇拿同学的录音笔听新东方的四级课,那么我现在的人生路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怎么样呢?
大二上学期很偶然的机会听了老师的四级上课录音,当时对老师的《追梦少年》特别记忆犹新,由于好奇心强,那个寒假上网了解了新东方,并且意外的发现了“ALEX和他的好朋友们”,就这样,我像着了魔样的关注着老师关注着新东方,关注着老师的BLOG……因此认识了STARRY姐姐,认识了天道,认识了大虾……认识了所有在老师BLOG中一起追梦的人们,就这样从那时起,我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每次看完老师的文章后我都有太多的感触,只是每次当我想留下来过的痕迹时,却发现自己愣了,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畏惧”在老师博客里留下来过的痕迹,我告诉自己等自己变得更优秀时再告诉老师再感谢老师……就这样,我居然坚持了三年……
在老师和所有朋友的鼓励下,我已经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今年九月份即将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有憧憬也有更多的迷茫……新的问题再次出现了,这也是我这次鼓足勇气给老师发邮件的原因,就在我参加完国内考研的那个寒假,我突然有想出国的念头……前不久参加了新东方北美留学论坛,听了晓楠姐姐的一句话,更让我坚定了这个念头,她说“如果你是为了experience,
那么我建议你们出去”,这样,我现在已经坚定了想要出国的念头!只是现在我需要做的是在国内读研期间,把所有该准备的该做的都尽力做到,为了下一个目标而奋斗努力!
人生路上能遇到老师、追随着新东方、认识给我感动的老师和朋友们,是我这一生的一大幸事,是老师让我看到了自己前方的路,看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追梦的路上有老师和朋友们的陪伴,再难的事都变得可能了,再大的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人生一路是风景,我们一起去欣赏!
再一次的谢谢老师带给我的感动带给我的动力,突然想问自己,三年前要是没有认识老师,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真的不敢想象……是缘分让我在冥冥中认识了这么一个老师,认识了这么一群让我感动的老师和朋友,就这样,我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的转变……
真心的谢谢老师!!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