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让我们更快的成长
(2008-08-20 20:45:02)
标签:
杂谈 |
每一天像海绵一样把自己沉浸到生活中,不知疲倦地看了很多本书,也见了很多的人。明白生活中有很多诱惑,但是专注做成一件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有很多层,有点像自然界的食物链,把握食物链上层的人,往往隐藏地很深。而这些人单位时间的回报却是普通人的很多倍。社会就是这样,没有真正的公平。很多人一辈子勤勤恳恳,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可以是有些人一天的零花钱。
前几个周应邀去参加新浪的一个访谈,遇到了信息中心总监梅景松小姐,梅美女说她也经常来我这里看博客。还有几家京城最有名的留学咨询公司的老板,虽然我之前没有见过他们,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博客认识了我,大家在一起并不显得陌生。博客的影响很大,这是我在写博客的时候没有预料到的。想起当年晓芸妹妹鼓励我写博的情景。现在她也为外联活动忙得团团转,估计也没时间看我的博客了。
访谈的视频大家可以很容易找到,在百度上输入“张杨 留学”就可以了。
回到北京以后更新越来越短,越来越慢,原因有很多,跟关注我的朋友集体道歉:
比如,自己正处于一个沉浸积累期,慢慢告别了年少轻狂,虽然依然保持着足够强大的自信,但是俯下身来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没有了以前那种分享一切的情绪,希望做成了一件事之后再来分享;
比如,新书上市之前,想说的都写进书里了,于是习惯性地沉默;
比如,在外见人的时间更多,这个年龄阶段的我,更愿意倾听,而不是倾诉;
比如,告别了过去的那个阶段,以前教了很多学生,在很多地方都能碰到,7月在国家大剧院看吕思清的独奏会,两个前排的女孩一回头,居然叫我老师;去鸟巢看开幕式的时候,停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学生,排队入场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学生,她/他们不再是那些准备考试的大学生了,都已经走入了社会,而那些掌声和欢呼也离我越来越远,就好象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看来这些年,心态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慢慢转型,从学生知识分子跳进了商海,从单身走入家庭,在家的时间不太多,而很少的在家的时间一般都不怎么上网,陪太太的时间更多,一起去看比赛,一起聊聊天,一起出去吃晚餐,一起购物,一起看书,有时候,她挑衣服、化妆品或者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在不远的地方看自己的书等她,这种生活与单身的生活轨迹有很大的不同,很幸福;
比如,安安静静地看奥运会比赛,看到刘翔黯然离场,看到小小的何可欣邹凯们拿到金牌,看到鸟巢里的人山人海和不同国家的面孔,有些场景,包括失败,包括刻骨铭心的失败我似乎也体验过,只不过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不愿意面对失败,但是失败却让我们更快的成长,这也是我亲身的感悟;
比如,每天开车的时间越来越多,安静坐在电脑前的时候越来越少........;
人生如果可以分成几个阶段,那么每个阶段最关键的几步一定不能走错,走着几步的时候一定要吃一些苦,否则很多机会就错过了。如果人生可以分成几个目标:家庭、事业、财富、教育,那么,每一个目标都要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PS:今天总算认认真真地写了一次博,放在这里,纪念《我的哈佛日记:规划的人生更精彩》发行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