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美国女生眼中的中国农村教育

(2007-11-11 13:25:1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教育杂谈

前天发表了关于中美农村孩子差距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短短两天,点击率过16万,留言近1000条。这些诚恳的留言给了我更大的震撼,也让我很欣慰,这个社会还有那么多热心人在关注中国农村的孩子。谢谢新浪博客频道的编辑对中国农村孩子的支持和大家的热情关注。今天这篇文章发表更加辛苦。我正在波士顿出差,没有带电脑,但是深夜收到D给我的电话和这封热切的信,她是我在哈佛最铁的妹妹。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农村地区义务工作了这些年,难得回加利福利亚的家中和父母团聚三天,但是她不顾时差,吃力地用她不流利的美式中文给我发来这篇文章的底稿,我也顾不得睡觉了,连夜修改了一下,让它更加符合中国朋友的阅读习惯。因为美国电脑没有比较好的中文输入法,所以我用最原始的输入法,艰难的敲出这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的发表能够给关注农村教育的朋友一个新的视角,希望更多的中国有识之士关注中国农村的孩子们。他们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必须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让他们的声音和需求被嗟娜颂健;队嗟闹泄笥压刈⒅泄┐宓暮⒆樱蛭堑某沙ぞ龆ㄗ胖泄蠢?0年的国家竞争力。

 

                 《中国农村孩子最需要什么?》

                              D.G,哈佛大学2007界毕业生 (撰稿)

                              张杨, 哈佛大学2007界毕业生       (编辑)

 

在那些事实和图片让我们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以后,我们应该静下来想想,中国农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有一点必须肯定,我们现阶段不能期待在这个时期达到美国小孩子的标准,尤其是在生活水平和教学资源上,因为中国的现状决定了这一点。那么中国农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 

 

首先来看看农村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国家在推广新课程改革,可是不管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们基本上还是在接受一直延续的应试教育。然而城市的孩子有很大的机会靠着接受这种教育来考取高中,大学,研究生直到走上工作岗位;相反,农村的孩子能升入高中的却只是很小一部分,初中辍学或是毕业就去打工的孩子大有人在。也就是说,排除教学资源的差异,同样是初中毕业,城里的孩子可以继续留在单纯的校园中,而农村的孩子则需要直接面对复杂的社会了。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说这义务教育的八九年就给了农村的孩子足够的在社会上立足的知识与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有几种能力是农村孩子在教育中所需要得到的。

·     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     对学习的兴趣与正面的态度。

·     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     能够发现自己的长项与兴趣,加以发挥,成为将来在社会立足的根本。

·     寻求突破和创新的渴望。

·     适度的自信心。

 

美国的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美国的贫富差距和教育资源机制导致美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会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在一些好的学校,美国的孩子确实在校园里能够得到老师们足够的关心与培养,他们从小就接受自我探索知识的训练。他们所做的作业很多都是开放性的题目,需要查阅资料和独立的思考才能完成。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完成任务,沟通与合作能力从小就得到了培养。还有不间断的演讲,表演,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拥有了许多在未来所需要的能力。而所有这些,在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很难见到的,但却是中国农村孩子们非常需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乡村教育促进会就致力于用长期的探索在这些方面寻求改善,而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山西农村里所做的努力。 

 

前文提到的关爱学校就是一所愿意进行教育探索的小学。我在那里主要在尝试一个深入的读书项目,还有国际交流和课外活动项目。目标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读书和自学的能力,并尽量让他们有一个课余的爱好。例如读书项目,我们就会与老师合作,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够得到至少一节课的自由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会和学生在教室里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让孩子们充分的享受阅读的时光。同时孩子们会经常有机会听到名著和故事,所有的内容都是他们所喜爱的,例如西游记等。课余的时候还会举行跳绳比赛,五子棋比赛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还有一些协助老师设计课程,与老师们交流讨论教学方法的活动。在这里也希望我们能够在那里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让农村的孩子们在看到自己未来的时候不再那么迷茫。

 

关于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实在是无法在此时一言蔽之,我们期待和在努力探索的人们能够有所成就,帮助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得到改善。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支持他们,尊重他们,让我们在“自我奋斗”之余把眼界放的宽一些,再宽一些。 

 

这里是我在今年暑期的短期支教项目结束后十月份进行回访时,河南一个站点的孩子所写的短文,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暑假里的一件事

从前,我从不和没有见过一面的人说话,也不敢在很多人的注视下说话。但是有一天我却在早集上采访了别人。

 

那是暑假的一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和来我学校支教的几位老师一起去集市上去做调查,访问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来到市上,真热闹呀!我们分成两组,我和杨旭,杨曼一组,杨义和张帅,杨豪朋一组。男生问买东西的,我们问卖东西的。我们三个女生来到一个卖热干面的摊前由我先问题一个问题,问的时候我就像怀揣一个兔子一样跳个不停,再加上有很多人看着,虽然有老师在一旁加油,但是,我还是紧张的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就这样吞吞吐吐的问完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也开始平定下来了,我又问几个人,感觉越来越轻松,最后,问的时候就像和家人说话一样。

     

这次的采访让我不再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这个暑假令我终生难忘。 

                                         河南大阳小学6年级学生 

 

被我游说成功,D和她的同事也在新浪开博,大家支持一下:http://blog.sina.com.cn/ruraldiary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发起成立一个哈佛校友新浪博客圈,来用我们微薄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更多的观点和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