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打来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和儿子在一起过了26年的年,今年第一次不能在儿子身边”。过年了,除夕之夜将是美国非常普通的一个中午,怀念国内浓浓的节日气氛--祝家人、朋友新年快乐,也祝天堂的爷爷奶奶新年快乐!
虽然美国这边的中国留学生也会有很多的聚会,但是还是没法营造过年那样的节日的气氛。
喜欢北京的年。虽说北方的冬天比南方要冷,但是因为南方没有暖气,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北京的冬天。所以当我在北京条件慢慢好起来的时候,就把爸爸妈妈接到北京过了三个年,但是今年没法在团聚了,我可以理解母亲的心情。
写这个博客以来,我的几个弟弟也在这里留言。爷爷那一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5个兄弟2个姐姐,所以到了我们第4代的时候,家里面孩子很多,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比例保持下来,大概90%都是男孩儿,所以可想而知过年有多么闹,每个家里都抱着牵着几个小家伙,一起抢电子游戏机玩。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跑到农村的哥哥姐姐家里,下河打渔、上树抓知了,因为我那时候最小,所以得到他们的很多照顾。现在弟弟妹妹们也逐渐长大了,大家漂泊在不同的地方,很难再聚到一起。过年的时候,给大家推荐一篇弟弟写的文章。这是我非常懂事的一个表弟,比我小几个月,现在在同济大学读医学博士,我来美国之前,他还专程到北京来送我。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能写,这篇过年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年,转载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南方农村的过年的习俗。
《过年》 -- 张波
明天就要过年了,今年我们还是回老家过年,爷爷奶奶早在家盼望我们回家过年了。
我是生在农村孩子,直到高中以前一直在老家度过,所以对农村的老家有一种特别依恋情节。老家的春节有很多的传统。腊月三十的早上,全家都会起来的很早,要彻底的打扫家里的卫生,奶奶起来的更早,她会蒸上很大一锅的米饭,而且要保证三十那天不能吃完,不管怎么吃都要有剩余的米饭,听爷爷说这个叫年年有余!是一个好兆头。我们起床以后除了要帮忙打扫卫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打糨糊贴对联,要赶在中午吃团年饭的时候把对联贴好。中午是吃团年饭的时候,妈妈会做满满的一桌子的菜。吃饭前,必须放鞭炮,然后在桌子地下烧上一点点纸钱,请去世的太公太婆们“回来”团年,当然这只是迷信而已,但是也表达了我们对亡人的思念之情。然后我们就开始团年,一家人会在饭桌上尽情的吃喝,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吃过晚饭以后,要去给去世的亲人上灯笼,也就是到亡人坟墓上燃上一只红蜡烛,然后用纸将蜡烛围起来,防止风将蜡烛吹灭,通常情况下,一个坟墓上会有数个灯笼,如果遇到大的坟场,所有的灯笼一起亮起来,在漆黑的夜晚,就像无数颗星星在闪动,特别的美丽。
晚上的时候,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不论是否有下雪,都会生上一堆炭火,据说是预示着来年这个家庭越来越兴旺。全家人一起围在火炉旁边看春节晚会也是家族历年来得传统,看到十点多的时候还有汤圆可以当夜宵。记得小时侯一个偶然的机会,把香肠掉到火炉上了,结果发现烤出来的香味特别诱人,后来爷爷专门做了一个铁架子,烤火的时候还可以吃“烧烤”,现在想来爷爷可真是了不起!等到了新年的钟声快敲响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因为家里的鞭炮和烟花可以那出来尽情的享受,而且一到12点,迎接新年的鞭炮声会接连不断的想起,在鞭炮声中迎接的来临。
大年初一早上,小孩子就起来早早起床,因为要赶在父母爷爷奶奶起床之前到他们的床前给磕头拜年。一来是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二来可以拿到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压岁钱!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足够我们春节期间买鞭炮和自己想吃的零食了。中午吃过午饭,村里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聚在一起,然后由我们这些稍微年长点的孩子王带队,在后在全村的范围内串门,挨家挨户的拜年,每去一家,都会有糖果,瓜子,饼干拿出来招待我们,那是我们一年里面吃的零食最多,最丰盛的一天,场景可热闹了。我们管那个叫拜跑年!到了晚上,孩子们又集聚在一块,炫耀自己的压岁钱,打扑克牌,放鞭炮,有时候得到父母的同意,还可以用烟花拿出来炫耀,整个村子里面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新年就快到了,老家不能上网,提前祝愿我的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们:
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虽然美国这边的中国留学生也会有很多的聚会,但是还是没法营造过年那样的节日的气氛。
喜欢北京的年。虽说北方的冬天比南方要冷,但是因为南方没有暖气,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北京的冬天。所以当我在北京条件慢慢好起来的时候,就把爸爸妈妈接到北京过了三个年,但是今年没法在团聚了,我可以理解母亲的心情。
写这个博客以来,我的几个弟弟也在这里留言。爷爷那一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5个兄弟2个姐姐,所以到了我们第4代的时候,家里面孩子很多,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比例保持下来,大概90%都是男孩儿,所以可想而知过年有多么闹,每个家里都抱着牵着几个小家伙,一起抢电子游戏机玩。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跑到农村的哥哥姐姐家里,下河打渔、上树抓知了,因为我那时候最小,所以得到他们的很多照顾。现在弟弟妹妹们也逐渐长大了,大家漂泊在不同的地方,很难再聚到一起。过年的时候,给大家推荐一篇弟弟写的文章。这是我非常懂事的一个表弟,比我小几个月,现在在同济大学读医学博士,我来美国之前,他还专程到北京来送我。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能写,这篇过年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年,转载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南方农村的过年的习俗。
《过年》 -- 张波
明天就要过年了,今年我们还是回老家过年,爷爷奶奶早在家盼望我们回家过年了。
我是生在农村孩子,直到高中以前一直在老家度过,所以对农村的老家有一种特别依恋情节。老家的春节有很多的传统。腊月三十的早上,全家都会起来的很早,要彻底的打扫家里的卫生,奶奶起来的更早,她会蒸上很大一锅的米饭,而且要保证三十那天不能吃完,不管怎么吃都要有剩余的米饭,听爷爷说这个叫年年有余!是一个好兆头。我们起床以后除了要帮忙打扫卫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打糨糊贴对联,要赶在中午吃团年饭的时候把对联贴好。中午是吃团年饭的时候,妈妈会做满满的一桌子的菜。吃饭前,必须放鞭炮,然后在桌子地下烧上一点点纸钱,请去世的太公太婆们“回来”团年,当然这只是迷信而已,但是也表达了我们对亡人的思念之情。然后我们就开始团年,一家人会在饭桌上尽情的吃喝,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吃过晚饭以后,要去给去世的亲人上灯笼,也就是到亡人坟墓上燃上一只红蜡烛,然后用纸将蜡烛围起来,防止风将蜡烛吹灭,通常情况下,一个坟墓上会有数个灯笼,如果遇到大的坟场,所有的灯笼一起亮起来,在漆黑的夜晚,就像无数颗星星在闪动,特别的美丽。
晚上的时候,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不论是否有下雪,都会生上一堆炭火,据说是预示着来年这个家庭越来越兴旺。全家人一起围在火炉旁边看春节晚会也是家族历年来得传统,看到十点多的时候还有汤圆可以当夜宵。记得小时侯一个偶然的机会,把香肠掉到火炉上了,结果发现烤出来的香味特别诱人,后来爷爷专门做了一个铁架子,烤火的时候还可以吃“烧烤”,现在想来爷爷可真是了不起!等到了新年的钟声快敲响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因为家里的鞭炮和烟花可以那出来尽情的享受,而且一到12点,迎接新年的鞭炮声会接连不断的想起,在鞭炮声中迎接的来临。
大年初一早上,小孩子就起来早早起床,因为要赶在父母爷爷奶奶起床之前到他们的床前给磕头拜年。一来是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二来可以拿到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压岁钱!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足够我们春节期间买鞭炮和自己想吃的零食了。中午吃过午饭,村里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聚在一起,然后由我们这些稍微年长点的孩子王带队,在后在全村的范围内串门,挨家挨户的拜年,每去一家,都会有糖果,瓜子,饼干拿出来招待我们,那是我们一年里面吃的零食最多,最丰盛的一天,场景可热闹了。我们管那个叫拜跑年!到了晚上,孩子们又集聚在一块,炫耀自己的压岁钱,打扑克牌,放鞭炮,有时候得到父母的同意,还可以用烟花拿出来炫耀,整个村子里面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新年就快到了,老家不能上网,提前祝愿我的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们:
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