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19-22章)
(2013-06-01 17:17:39)
标签:
试题体育运动生理学 |
分类: 体育理论 |
第十九章
思考题
1、为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制定一份具体的运动处方。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体适能、运动处方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认为是健康的。 (
×
2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3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
4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
5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
6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
7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1RM测验,1RM是指恰能举起一次的最大重量,1RM最大负荷是通过测验和修正而决定的。为了准确,每次都应选择不同的器械装置以比较测验结果。 (× )
8 美国运动医学会要求普通人使用仰卧起坐评价肌肉耐力时,受试者呈仰卧位,膝关节屈90°,手臂自然放在胸前。 (× )
9 肌适能除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外还包括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 )
10 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所以不需要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只需要制定竞技运动处方。( ×
11 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 A
A健康体适能
12 在耐力性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
A有氧适能
13
A 自然衰老
14 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即( D
A健康体适能
15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A
A1RM测验
16 1梅脱相当于( D
A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350ml,相对值约为3.5ml·kg-1·min-1
B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相对值约为2.5ml·kg-1·min-1
C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350ml,相对值约为2.5ml·kg-1·min-1
D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相对值约为3.5ml·kg-1·min-1
17 如果步行时的METs为5.0,则此时耗氧量的相对值为( B
A 12.5 ml·kg-1·min-1
18 制定运动处方前填写PAR-Q筛选问卷的目的是什么( A
A确保运动安全
19
A 运动频率
20 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可采用公式推算。若某同学的年龄是25岁,则公式推算他的最大心率为(
B
A
200
多选
21 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有(
A最大摄氧量
22 以下哪几项属于肌肉耐力测验 (
A1RM
测验
23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和目的可分为 (
A健身运动处方
24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有(
A因人而异的原则
C安全的原则
25 以下哪些指标可用来确定运动强度(
A最大心率贮备
第二十章
思考题:
1、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运动系统和平衡能力有何影响?运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青春性高血压、运动性月经失调、衰老
1
儿童少年心脏的容量和容积小于成人,但与体重的比值则与成年人相近,甚至在一定年龄阶段还高于成人。(√
2儿童少年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
3 儿童少年有氧代谢能力不及成年人,在长时间肌肉工作中易发生血乳酸水平下降。( × )
4 更年期是卵巢机能已完全退化,其他生理功能也出现低落。( × )
5 女子能更有效地利用脂肪供能,因而女子的有氧能力比男子高。( × )
6一般认为,女子的柔韧性优于男子,这与女子运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有关。( √ )
7 月经周期的长短及其生理特点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其生理过程机制也不一致。( × )
8 妊娠期为维持母体和胎儿的内环境稳定,因此不应进行体育运动。( × )
9 机体不同的器官其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 × )
10 有氧运动可以明显地增加老年人的瘦体重。 ( × )
11老年人B细胞数量减少,所以免疫能力下降。 ( × )
12 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不用进行医学检查。 ( × )
13 健身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 √ )
14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生长期发育要比其他器官系统( B
A发育较晚
C
发育较慢
15 在儿童少年时期,宜采用(
D
A
大负荷力量性练习
C
长距离耐力性练习
16女子骨骼肌的体积小于男子,主要是缺少( B
A
雌激素
17 女子无氧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是(
B
A 运动时的最大通气量比男子低
C
血红蛋白数值比男子低
18第一次出现的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初潮年龄在(
C
A
8~10岁
19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衰老的因素(D )
A
先天遗传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是 (D )
A
60-65岁
21 影响身体脂肪含量的有关因素是( B)
A
心泵血功能
22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原因是(B
A
钙含量减少
C
氧运输系统能力降低
23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有益的练习是(A )
A
太极拳
24 老年人在运动前要进行的医学检查有( C)
A
尿十项测定
C 运动机能评定
多选
19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衰老的因素(D )
A
先天遗传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是 (D )
A
60-65岁
21 影响身体脂肪含量的有关因素是( B)
A
心泵血功能
22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原因是(B
A
钙含量减少
C
氧运输系统能力降低
23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有益的练习是(A )
A
太极拳
24 老年人在运动前要进行的医学检查有( C)
A
尿十项测定
C 运动机能评定
第二十一章
思考题:
1、残障人参加体育运动有何生理作用和社会意义?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残障人、功能训练
1 残障人与健全人相比,除受损害的功能存在残障外,其他生理功能完全正常。( × )
2 幼年期听力障碍语言功能的发育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古有“先聋后哑”之说。( √ )
3儿童少年时期智力水平越低,其运动系统的发育越差。( √ )
4 残障是不可能完全复原身体缺陷,它对残障人会形成持久的心理损害。( √ )
5 视力残障人的听觉和触觉都好于健全人。( × )
6 听力残障人的视觉注意和运动视觉都比一般健全人好。( √ )
7 智力水平越低,则运动系统发育越差。( √ )
8 残障人的康复应当以恢复功能为主,实行按需训练。( √ )
9 社会文明、医学进步使残障的原因排序发生变化。( √ )
10
根据残障的原因分析,发生率最高的残障原因是
A
先天残障
11 残障人不愿意参加健身活动的原因主要是
A
身体原因
12 残障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是 ( A
A克服心理障碍
13 国际上通用的残障分类方法是(
D
A病因性质分类法
14 有可能通过手术完全康复的残障人群是 (
A视力残障
15 残障人学习新的技能,属于(
A增强性训练
16 肢体残障人使用假肢等辅助工具的训练,属于
A增强性训练
第二十二章
思考题:
1、简述不同慢性病(比如骨质疏松、血脂异常、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腰痛等)的发病机制,并能为患者制定基本可行的运动方案。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代谢综合征
1改变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是控制高脂血症的基础步骤。(√ )
2脂肪氧化供能有起着糖和蛋白质的节省化作用。(√)
3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中,遗传、年龄、种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 )
4不经常锻炼者比经常参加锻炼者有更强的胰岛素敏感性。(×)
5 对于Ⅱ型糖尿病,运动和饮食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和保障。(√ )
6 抗阻力量性训练也可以运用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中。(√ )
7 下列哪种运动对于降低血脂效果更好( B)
A力量练习
8 有益于提高心血管功能的运动方式中,哪种效果最好(B )
A抗阻力量性练习
C柔韧性练习
9 下列哪项是Ⅱ型糖尿病的特点(D )
A家族史不明显
C通常消瘦
10 糖尿病患者选择(B )运动是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用加餐。
A早餐前
11 运动对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作用取决于(A )
A运动前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否得到了控制
B运动时血糖的水平
C运动前胰岛素的用量
D运动后患者的自我感觉
多选
12 高脂血症可引起(ABC )
A
动脉粥样硬化
13 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中,下列哪些是人们可以控制的因素( ACD)
A肥胖
14 有益于提高心血管功能的运动方式有(ABCD )
A跑步
15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有(AD )
A过量饮食
C少尿
16 驾驭糖尿病的三驾马车是(ABC )
A规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