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绪论-3章)

(2013-06-01 16:21:23)
标签:

运动生理学

试题

体育

分类: 体育理论

绪论

思考题:

1运动生理学的概念、任务、学习方法。

2 名词解释:运动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随堂测验

1 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  B  )。

A 骨骼       B 肌肉         C 皮肤         D 肌腱

2 在下列环节中,不属于体液调节过程的是( 

A 激素分泌                   B 血液运输        

C 动作电位的传导             D 靶器官的生理活动

3 可兴奋组织包括(   )。

A 神经、肌肉、骨骼            B 神经、肌肉、腺体

C 神经、肌肉                  D 神经、骨骼、腺体

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作用(      )。

A 缓慢     B 持久       C 弥散      D 以上均不是

5 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在调节机能活动过程中(    )。

A 有时不需中枢神经的参与                  

B 条件反射是先天特有的        

C 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

D 存在反馈且以正反馈多见

6 “反应”和“适应”用于描述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  )。

A 运动强度不同            B 效果不同

C 调节机制不同            D 是一次性练习还是长期训练的影响

7 人体所有的组织均能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兴奋和应激反应。(   ×  

8 和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不但调节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持久。(   ×   

9 长期耐力训练可使肌肉耐力增强,是人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结果。(    √ 

10 内环境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移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  

11 排尿反射属于负反馈。(   ×   

 

第一章

思考题:

术语解释:基础代谢率

问答:试述能量代谢对慢性的适应。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基础代谢、磷酸原系统 、糖酵解、有氧氧化系统

1 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  

A 合成代谢          B 同化过程        C 异化过程       D 能量代谢

2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是( A )。

A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B 两个不同的过程

C 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称谓         D 先后进行的两个过程

3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A 生成乳酸    B 产生大量的ATP     C 生成H2O和CO2    D 不需要氧

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B  )。

A CP   B 乳酸   C 水          D CO2

5 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B   )。

A ATP  B CP     C 葡萄糖     D 脂肪酸

6 400m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糖酵解系统   D.三者均衡

7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   )呈正比关系。

A 持续时间             B 强度         C 时间与强度         D 均无关

8 机体代谢率反映(   )的全部过程。

A 合成代谢        B 分解代谢       C A和B              D 上述均不对

9 血糖的恒定有赖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释放进入血液。(   ×  

10 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源。(  √  

11 生物体内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

( √  )

12 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可使肌肉内的ATP迅速下降,尔后是CP迅速下降。

( ×  )

13 在100m赛跑中,肌肉内CP含量在开始阶段迅速下降;而ATP含量变化不大。( √  )

14 基础代谢率随年增长逐渐降低,20岁以后保持恒定,老年阶段又降低。

(  √  

15 一般认为,运动中的能耗率与运动强度成负相关。( × 

16 运动中,糖和脂肪的动用程度和程序主要取决于:( BD   

A 最大吸氧量       B 运动强度   C 负氧债能力      D 运动时间

17 下列运动中,由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情况是:(   BD 

A 60m的加速跑    B 长距离的终点冲刺跑时

C 长距离赛跑途中   D 以最大速度完成400m跑

18 属于乳酸能系统供能的特点有:(  BCD  

A 供能的最大容量420KJ•kg-1 B 功率输出位居第二

C产生乳酸            D 其代谢底物主要为糖原

19 属于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有:(  ABC  

A 能量输出功率高             B 无氧代谢

C ATP生成量少      D 供能时间长

20 属于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的特点有:(  BCD  

A 能量输出功率很高   B ATP生成量很大

C 需要氧的参与     D 终产物是H2O和CO2

21 200m赛跑时,参与供能的能量系统主要是:(  AC  

A 非乳酸能系统    B 有氧氧化系统

C 乳酸能系统     D 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第二章

思考题

名词解释:动作电位;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

1、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2、比较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的力学特征,指出它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3、简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指出它们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随堂测验

1 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的过程及其表现称为反应。( √   

2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粗肌丝中部滑行,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肌节缩短。(  √ )

3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速度的变化,都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 × 

4肌肉收缩的力量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成正比。(   √ )

5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供能速度快。(  ×)

6人类骨骼肌纤维的分配完全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 )

7 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 

8 当肌肉的长度大于适宜初长度时,肌肉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力量( A    )。

A 越小         B 越大         C 缓慢        D 加速

9细胞具有兴奋性,表现为在有效刺激作用下产生(   )。

  A 局部反应      B 局部兴奋      C 电位变化      D 动作电位

10 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 刺激强度      B 阈强度        C 刺激时间      D 时间阈值

11 评价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C    )。

  A .基强度      B .阈下刺激      C 时值         D 阈上刺激

12 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股四头肌的时值(   )。

  A 较长          B 较短          C 无区别       D 先短后长

13 终池中的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   )相结合。

A 肌球蛋白        B 肌动蛋白      C 肌钙蛋白     D 原肌球蛋白

14 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 )。

 A 电传递    B 单向性    C 时间延搁    D 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15 通常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 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 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 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16 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跑      D 100m跑

17 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

  A 100m跑      B 跳高与跳远      C 马拉松跑      D 800m跑

18 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C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甲状腺素

19 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A    )。

A 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单收缩    D 强直收缩

20 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B )。

A 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 强直收缩    D 单收缩

21 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    B)。

A 反变    B 正变    C 正比    D 反比

22 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  

A 初长度    B 兴奋性    C 伸展性    D 弹性

多选

23耐力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ABC )

  A 慢肌纤维线粒体容积密度增大,有氧代谢能力提高

  B 快肌纤维有氧能力的提高,是因为提高了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C 慢肌和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都获得提高

  D 慢肌纤维有氧能力提高,而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下降

24 能提高肌肉收缩速度情况是( ABCD 

  A 初长度不变时减少后负荷

  B 后负荷不变时肌肉在最适宜长度下收缩

  C 肌肉兴奋性获得提高

  D 降低肌肉粘滞性

25 下列有关增加肌肉初长度对肌张力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BD 

  A 存在一个最适宜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最大

  B 张力与长度始终呈反变关系

  C 超过最适宜初长度时张力随初长度增大而减小

  D 遵循虎克定律,张力与长度变化呈正比

 

第三章

思考题:

1.中枢化学突触与神经肌肉接头相比有何不同?

随堂测验:

名词解释:牵张反射、脊髓反射、姿势反射、前庭反应、脊休克、去大脑僵直、运动单位

1.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  

2.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大脑皮质对支配该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具有愈多的单突触联系。(   √  

3 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整个细胞。(  √   )

4 旋转加速度的感受器是半规管壶腹嵴。(  √    )

5 脊髓是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因此有人也称之为“最后公路”。(   √  )

6依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质小脑三个功能部分。(  √    )

7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   √   )

8在完整的机体中,通过视觉及前庭器官和肌肉本体感觉能引起翻正反射。(   √   )

9肌梭是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   )

10 人体在维持站立姿势时,屈肌活动处于主导地位,伸肌则起着辅助作用。(    ×    )

11人从高处跳下时,往往上肢伸直,下肢弯曲着地,这是不需要训练就能出现的。(  √    )

12 传导速度最快的方式是(   )。

A 局部电流方式           B 局部反应     C 跳跃式传导    D 电紧张

13 在运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    )反馈调节对保证运动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中脑

14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的感受器是(    )。

A 椭圆囊     B 球囊         C 囊斑         D 半规管

15 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A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D 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

16 跳水运动员在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 B)。

A 状态反射      B 翻正反射     C 旋转运动反射       D 直线运动反射

17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    )反射。

A 牵张反射   B 腱反射   C 翻正反射    D 状态反射

多选

18化学突触的传递是( ABC  )。

A 单向的      B 可塑性      C 突触延搁      D 兴奋性

19 受体有哪些特性(  BCD  )。

A 单向的      B 饱和性      C 特异性      D 可逆性

20 躯体运动可分为(  ABD  )。

A 反射性运动      B 随意性运动      C 牵张反射性运动    D 形式化运动

21目前认为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  ACD  )。

A 主运动区和运动前区      B 感觉区    C 辅助运动区     D 顶后叶皮质

22 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那些作用(  BC   )。

A 综合        B 易化        C 抑制        D 接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