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判断题)实用于体育系2010、2011级
(2011-06-10 22:02:22)
标签:
运动生理学判断杂谈 |
分类: 体育理论 |
1.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 )
2.
除了最大摄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3.
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所以不需要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只需要制定竞技运动处方。(
4.
继发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
5.
减肥运动处方主要考虑能否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心肺功能提高等良好的运动效果,而不应该考虑参加者的兴趣。(
6.
常用肥胖诊断指标有很多,其中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身高(cm)。(
7.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 √
8.
在评定训练效果时,用“基础心率”较“安静心率”更为客观有效。( √
9. 运动负荷越大,越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 )
10.
EPO是由血细胞分泌的一种物质,具有增强耐力的作用。(
11.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12.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13.
一般认为,同一个体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疲劳的征象之一。(
14.
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15. 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无氧代谢供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
16. 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只有在运动后才开始逐渐恢复。(× )
17.
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
18.
体温的日节律与肌肉活动以及耗氧量等因素有关。(
19.
生物节律的存在揭示内环境的稳态呈现节律性的波动。(
20.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速度不均衡、波浪式增长的过程。(
21.
儿童少年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2.
儿童少年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表现为肌纤维较长。(
23.
更年期是卵巢机能已完全退化,其他生理功能也出现低落。(
24.
机体的体脂过低,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25.
妊娠期为维持母体和胎儿的内环境稳定,因此不应该进行体育运动。(
26.
机体不同的器官其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
27.
有氧运动可以明显增加老年人的体重。(
28.
健身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29.
残障人与健全人相比,除受损害的功能存在残障外,其他生理功能完全正常。(
30. 残障是不可能完全复原身体缺陷,它对残障人会形成持久的心理损害。( √ )
31. 在安装假肢后,残障人健侧肢体存在较明显的生理代偿性肥大更为明显。
32.
改变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是控制高脂血症的基础步骤。(
(
33.
导致高血压发生危险因素中,遗传、年龄、种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
34.
不经常锻炼者比经常参加锻炼者有更强的胰岛素敏感性。(
35.动作协调性可以用于对运动技能进行操作结果的评价。( × )
36.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 √ )
37.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学新技术就越不容易。( × )
38.身体素质水平决定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而与神经调节、肌肉工作时的供能以及和内脏器官的配合无关。(× )
39.速度素质的自然增长高峰期出现迟于力量素质迟。(× )
40.比赛规模越大,赛前机能反应越大,越临近比赛,机能反应也越明显。(√)
41. 准备活动的效果主要决定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与正式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无关。(× )
42.
43. 适宜的准备活动和良好的赛前状态都能推迟“极点”的出现。(√)
44. 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有氧代谢供能,可维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