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肌肉力量(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0-06-09 20:54:43)| 标签: 答案生理学体育运动运动生理学肌肉力量 | 分类: 学习讨论区 | 
一、填空题
1、离心,向心
2、拉长
3、最大重复次数,最大肌力
 
二、判断题
1、√ 
 
三、单选题
1、A 
 
四、名词解释
1、肌肉力量是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
2、超负荷原则是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它不是指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
 
五、简述题
1、肌肉力量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规律是10岁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无论男生或女生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而且两者区别不大。从11岁起男女生的最大肌肉力量的差异开始明显增大,男生增长稍快而女生增长缓慢。青春期过后,肌肉力量仍在增长但其增长速率很低。女生达到最大肌肉力量约在20岁左右,男生约在20~30岁之间。40岁以后人体大部分肌肉力量开始衰退,50岁以后,每10年肌肉力量下降约12%~14%,大约70岁时人体多数肌肉的力量只有其鼎盛时期的30%~60%之间。一般认为,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力量的增长主要与中枢神经控制能力自然发展和肌肉横断面积(CSA)增加等因素有关。而50岁以后肌肉力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主要原因是肌肉体积或者CSA较小。此外,还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单位募集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下降、肌肉代谢能力下降、Ⅱ型肌纤维数量减少和萎缩等有关。
2、力量训练可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目前认为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肌肉壮大、改善肌肉神经控制、肌纤维类型转变和肌肉代谢能力增强等多种机制实现的。肌肉壮大是力量训练引起的常见的肌肉形态学改变,与肌肉力量增加有密切的关系。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壮大主要是肌纤维增粗、横断面积增加,即肌肉肥大的结果,其实质是肌肉收缩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质网和结缔组织增多。但是,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力量训练还以增加肌纤维的数量,即造成肌细胞增生,从而使肌肉体积增加。不过,关于力量训练能否造成肌纤维增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结论。
 
六、论述题
1、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有:
(1)超负荷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
(2)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不一致,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发展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应包括直接用来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全部肌群,并尽可能使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类型、肌肉收缩速度、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以及时间-动作关系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
(3)安排训练原则:力量训练是由多种力量练习组成的,而练习的顺序可以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的要求。在年度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在随后的力量训练期和比赛期力量训练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以提高肌肉力量或者爆发力。
2、力量训练的方法有:
(1)等长练习: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等长练习,又叫做静力训练法。应用这种肌力训练方法时,可以使肌肉在原来静止长度上做紧张用力,也可以在缩短一定程度上时做紧张用力。等长练习的优点是肌肉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重量较大,因此是发展最大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
(2)等张(向心)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叫作向心等张力练习,负重蹲起、负重提踵、卧推、挺举等均属此类。向心等张力量训练法的优点是肌肉运动形式与多数比赛项目的运动特点相一致;此外,在增长力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其缺点是力量练习中肌肉张力变化具有“关节角度效应”
(3)离心练习: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离心练习。它属于动态力量的训练方法,肌肉在负重条件下被拉长的动作均属于此类。研究发现,肌肉在进行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30%左右,因此该力量训练方法能够对肌肉造成更大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离心力量训练法的不足之处是训练后引起肌肉疼痛的程度较其他方法明显,原因可能是离心收缩容易引起肌肉结缔组织损伤所致。
(4)等速练习:等速练习又叫等动练习,它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等速力量训练时,等速力量训练器所产生的阻力是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的,只要练习者尽最大的力量运动,肢体的运动速度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是恒定的,而在此活动范围内的各个角度上,只要练习者尽全力运动,产生的肌肉张力也是最大的。因此,等速力量训练法事实上是一种可以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呈“满负荷”工作的力量训练方法。目前研究认为,等速力量训练法是发展动态肌肉力量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
(5)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超等长练习。运动训练中常用的多级跳和“跳深”等练习都属于此类方法。目前,超等长练习主要用于爆发力的训练,其生理学依据是肌肉在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时,可借助肌肉牵张反射机制和肌肉弹性回缩产生更大的力量。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超等长练习之前先进行短暂的大强度负重刺激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与随后的运动,从而强化超等长训练的效果,这种练习方法称为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