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试题答案体育生理学运动运动生理学环境 |
分类: 学习讨论区 |
一、填空题
1、脱水,热痉挛,中暑
2、对流,辐射,蒸发
3、生物固有节律,生物节律受到自然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能与环境同步
4、增强,增加
二、判断题
1、√
三、单选题
1、A
四、多选题
1、ABCD
五、名词解释
1、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按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
2、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
六、简述题
1、生物节律的合理利用就是使生物机体对外环境变化能做出前瞻性适应。人的生物节律有日节律、周节律和年节律。人的日节律表现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功能高潮,一个高潮是生物9~11时,另一个高潮是下午5~6时;周节律和年节律也有一定规律,在一周节奏中最良好的工作能力表现在星期三和星期四,而年节奏中工作能力第一个高潮在5~6月,第二个高潮在8~10月。这些既为运动训练周期提高参考,也是重大比赛安排的参考依据之一。
2、在水中运动的能量消耗要比陆上进行同强度、同时间的运动要大,是因为水的导热性是同温度空气的28倍,同时,在水环境中运动能量消耗还与水的温度、人在水环境中停留的时间、游泳姿势及运动者在水中活动的适应程度等有关。
3、运动员因时差而改变生物节律,可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调整。(1)按照将要达到的比赛时区的昼夜节律预先调整生物节律,以便逐步适应。(2)如果有可能,提早几天到达比赛地区以适应时差带来的不适应,使生物节律逐步与环境变化同步化。
七、论述题
1、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
(1)保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应该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直到运动员完全习服。
(2)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候安排练习和比赛。
(3)当湿度较高时,应修改或取消训练。
(4)安排有规律的喝水和休息时间,即使运动员还不觉得渴时也应鼓励他们喝水。
(5)饮料应较凉(8℃~13℃)、低糖(含糖少于或等于2.5g/100ml)、含少量或不含电解质。
(6)应鼓励运动员在运动或比赛开始前30min喝足水,大约400~600ml。
(7)皮肤上撒些水有助于蒸发散热。
(8)比赛或练习的强度应反映个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对偶然参加运动的“娱乐赛跑运动员”特别重要。
(9)运动员应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训练,这将保证运动员的习服。
(10)在练习和比赛开始阶段应特别鼓励运动员补充饮料。随着运动的进行,内脏血流量趋于减少,这将影响肠道吸收水分。
(11)运动员每天练习开始前应称体重。任何运动员体重下降3%以上都不允许参加运动,直到补足水分为止。在热天中体重下降较大,应该密切注意体重的变化。
(12)应禁止服盐片,但应鼓励运动员在吃饭时摄入足够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