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练习题)
(2010-05-03 15:20:03)
标签:
运动生理学运动体育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 |
分类: 学习讨论区 |
一、填空题
1、生理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时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2、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中枢到骨骼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3、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4、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5、一般认为,同一个体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
6、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负荷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7、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8、大负荷训练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低于正常值是疲劳的征象。(
9、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其中仍蕴藏有大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
三、多选题
1、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2、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3、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D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4、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A
运动强度
5、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因素包括(
A
血液PH下降
四、名词解释
1、运动性疲劳
2、超量恢复
五、简述题
1、如何区分生理性疲劳与运动性疲劳?
2、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3、简述超量恢复的特点与实践意义。
六、论述题
1、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
2、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应用“乳酸穿梭”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