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女性饮茶》

(2009-03-19 11:14:20)
标签:

养生

女性饮茶

椿芽

槐茶

下气

学习笔记

健康

女性

休闲

分类: 学习笔记

    《女性饮茶》,李沛主编,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12

    女人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遇到山川,宁可迂回曲折地绕道走,结果被改变的是山、是石。水依然是水,一如既往地留着,一如既往地包容着万物。

    茶,也如水。只凭纤纤一叶,滋润着、滋养着中华的文明与文化;茶,像甘泉,渗透到女人的日常生活,因为柔弱所以强大,因为简单所以丰富。

    茶是女人修身养性的美容院。女人是花,我们手中的那盏茶,是浇花的水,是茶让女人更滋润。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即茶能使人神清气爽,益思轻身,除烦去腻。

    顾元庆在《茶谱》中说饮茶有“消食”的功效。唐代《唐新本草》中说“苦茶能下气,消宿食”。明代《本草通元》中说茶“下气、消食”。都说明茶有助于消化除口臭。

    春天宜饮的药茶有:香柳芽茶,有消炎、清热、除痰、明目的作用。早春采撷爆满的细芽,用微火烘干,炒透,贮存瓷罐内备用。久饮明目化积,败火生津。椿芽茶,民谚云:“三月八,吃春芽”。明代《花栲》曰:“采椿芽食之以当蔬,亦有总茶者”。将香椿芽洗净、切碎、爆晒,用来泡茶清香可口,可健胃清肠,散风祛寒,通痹除湿,并有消炎拜毒之功效。槐茶芽,暮春时节,把槐芽与槐米一道炒制,然后冲泡。可凉血,止血,主治肠风、痔血、便血等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效果。车前草茶,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清热解毒等功能。春日采用初萌的车前草,炒制成茶,能预防和治疗生热上火之类的疾患。翻白草茶,能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可治痢疾、崩漏、便血、吐血、淋巴结核、肺结核等症。春天采摘全草,洗净晒干后用其泡茶,可与红茶相媲美。

    办公室女性常喝的茶有:蒲公英花茶,原料:晒干克蒲公英花蕾6(或用蒲公英鲜品10克),绿茶2克。制法:将蒲公英花蕾和绿茶煎水,每天1剂。功效: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恢复体力、促进食欲、提神醒脑,降低胆固醇。桃花茶:原料:干桃花4克,冬瓜仁5克,白杨树皮3克。制法:将三者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后加盖;10分钟后引用,每日可反复冲泡3-4次。功效:祛除黑斑、白嫩肌肤。还有红花茶:红花、檀香各5克,绿茶2克,红糖30克,沸水冲泡后,加盖闷5分钟克饮用,每天一剂。柠檬茶:去皮柠檬加冰糖适量泡水饮用。

    头晕目眩时喝三七花茶,每次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清肝明目,平肝降压,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急性咽喉炎等。治疗眼疾可喝: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3克(选自《偏方大全》)一起用沸水冲泡5-10分钟,每日1剂,疏风、清热,明目。便秘可饮桑葚冰糖茶,桑葚40克,冰糖20克,用沸水冲泡,饮用。

    月经不调克喝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茶叶10克,煎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7日,补中益气、养血调经。);月季花茶(绿茶3克,月季花6克,红糖30克,一起加300毫升水,煮沸5分钟,分3次于饭后饮服,每日1剂,和血调经,用于血淤痛经者);芝麻盐茶(芝麻2克,盐1克,粗茶叶3克,煎好茶,加芝麻与盐,于经前3日开始饮服,每日5次,通血脉。);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泽兰叶茶(绿茶1克,泽兰叶(干品)10克,用刚开的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饮用,第一遍茶汁尽快饮,之后的冲淡为止。);姜枣茶(生姜3片,大枣5枚切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下腹冷痛者。);当归茶(当归6克,川穹2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补血活血。)。

    中药消脂茶:山楂首乌茶(山楂15克,何首乌15克,洗净切碎,浸泡2小时,再煎煮1小时,去渣,当茶饮);橘皮茶(橘皮、茶叶5克,用水冲泡即饮);酱醋红糖茶(生姜10克,醋5克,茶叶5克,红糖5克,姜片用米醋浸泡1夜,再与茶叶、沸水同泡,饮时加红糖或蜂蜜。)。

    美容瘦身茶:客家擂茶(绿茶粉、薏米粉、黄豆、奶油各适量,开水冲泡);窈窕绿茶(绿茶粉6克,山楂15克,加水煮沸,餐后饮用,每日1剂);荷叶清茶(绿茶粉2克,荷叶9克,沸水冲泡,当饮料喝);消脂绿茶(绿茶1克,大黄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窈窕健美茶:(1)山楂、泽泻、莱菔子、麦芽、六神曲、夏枯草、炒二丑、陈皮、草决明、云茯苓、赤小豆、藿香、茶叶各7克,煎煮后饮服。可消积利湿。(2)生首乌、夏枯草、山楂、泽泻、石决明、莱菔子、茶叶各10克,煎煮后饮服。肝阴上亢、性情急躁的肥胖者。(3)苍术、白术、泽泻、云苓、车前子、猪苓、防己、茶叶各10克,煎煮后饮服。健脾燥湿。(4)大黄、枳实、白术、甘草、茶叶各适量,冲泡后饮服,可消积通便。(5)法半夏、云茯苓、陈皮、川穹、枳壳、大腹皮、冬瓜皮、制香附、炒泽泻、车前草、炒苍白术、茵陈、茶叶各5克,煎煮后饮服。健脾祛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