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羽毛球——— 放松颈椎脊椎 促进身高增长
(2008-08-17 15:28:16)
羽毛球是一项强度极大的运动,在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中,选手消耗的体能比踢一场足球比赛还要大。因此,当选手达到一定技术水平时,如果身体素质跟不上,就会制约技术的提高。
对普通人而言,到了5岁,孩子就可以拿起球拍与父母对阵了。心理专家认为:打羽毛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亲子互动”之一。
健康效应
放松颈椎脊椎 打羽毛球时,回复高球的动作相当于芭蕾的向后引臂,令颈椎与脊椎处于放松状态,这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及埋头写字、练琴的孩子来说,不仅可以预防脊椎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良后果,对颈椎病的防治也有莫大的好处。随着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低龄化倾向值得关注,而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打羽毛球都是预防颈椎不适的最佳方案之一。
加快头脑反应 为准确回球,经常打羽毛球的人不仅头脑反应灵活,专家研究还发现:半年的羽毛球锻炼可以使孩子的快速判断时间从0.3秒缩短到0.1秒,最优秀者可缩短到0.05秒。
促进身高增长 打羽毛球,需要不停地来回快速移动,而脚下的快速移动对拉伸大腿内侧、膝盖周围和小腿内侧的韧带有相当好处。一般从五六岁起就打羽毛球的孩子,平均身高可比同龄人高5公分左右。
完善眼球功能 眼科专家研究发现,在打球过程中眼睛须快速追随羽毛球的来去,这对5~9岁的孩子的眼球功能完善有意想不到的好处。5~9岁是孩子眼球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而这一阶段的城市孩子弱视率约达8%,近视率达到14%。专家认为,这与孩子多关在“书斋”,缺乏球类运动特别是羽毛球、乒乓球这类灵活性很强的“小球运动”息息相关。当羽毛球高速飞来时,人的睫状肌收缩、眼球内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依靠自身弹性曲度变大,折光度增大,看清来球方向;当回球远去时,则刚好相反,睫状肌放松,连接晶状体的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得扁平,保证看清远处的羽毛球。在连续不断的击球回球中,孩子眼球中的关键部分如睫状肌、晶状体和悬韧带都得到锻炼,对遏制弱视与近视的发展势头,甚至对治疗内视眼(对眼),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训练要领
羽毛球既需要足够的耐力,也需要良好的爆发力。专业选手在基础力量训练时,通常采用推杠铃、哑铃,负重深蹲以及跳绳、挥网球拍等方式锻炼肩、肘、手腕、膝关节、腿等部位的力量,这些部位是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人最易出现伤病的地方。至于专项素质训练,主要包括步法和多球训练,为了加大运动量,在练习步法时往往会穿上沙衣,绑上沙带。
对业余选手而言,没有器械也可以进行身体训练,如加强肩肘部的力量可采用俯卧撑,锻炼踝关节可用原地来回垫脚尖的方法,锻炼腰腹肌可用仰卧起坐,练腕力可以用挥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的办法。
普通人要打好羽毛球,每周至少要抽出1~2次固定时间进行身体训练,每次训练30~40分钟。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有选择地练,如小臂、大臂力量差就练腕力,可以通过小臂挥网球拍、回力球拍甚至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来训练。大臂力量差练肩,练肩部力量的最好办法是练双杠,采用双手撑杠起的方式。此外,训练时尤其要注意多拉韧带。
跳绳尤其是双摇跳是最符合羽毛球项目特点的身体训练方式,因为跳绳是全身的运动,既可以练腕力又可练挥臂的速率,更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贴心提示
打羽毛球最好穿专用鞋。国家健将级羽毛球运动员,打羽毛球需要急停急转,对鞋有特殊的要求。穿不合适的鞋打球,容易受伤,球技也难提高。普通人选择羽毛球鞋应该选择设计轻巧、鞋底耐磨防滑、鞋底具有减震及缓冲功能的平跟鞋。(其他的注意事项可参考乒乓球的内容。)
运动损伤及预防
羽毛球运动最易伤及踝、膝、肩、肘、腕等关节,热身运动要重点活动这些部位,避免发生扭伤或拉伤。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