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体是如何调节胰岛素分泌的

(2008-06-26 19:41:50)
标签:

糖尿病

健康

女性

男性

养生

饮食

体育

分类: 体育理论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合成和释放的数量恰如其分地适应体内代谢调节的需要,既不多也不少,这是因为体内有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能精确调控。
    营养素的调节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调节。但这并不是说血糖越高,就越能刺激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只有在生理浓度的范围内才有这种效应。血浆中生理浓度的葡萄糖,不但可以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以促进B细胞合成胰岛素。但是,如果血糖过高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出现“糖中毒”状态,将导致B细胞功能急性衰竭,停止分泌胰岛素。如果这种高糖刺激能尽快予以解除,B细胞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持续性高糖刺激时间过长,B细胞就会发生空泡化、萎缩甚至凋亡,造成胰岛功能的永久伤害。我们每天所摄入的鸡、鱼、肉、蛋类食物称为高蛋白食品,所含有的蛋白质在肠道内被消化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氨基酸既可以通过肠道激素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不同氨基酸对B细胞的刺激效力不同,精氨酸的刺激所用最强。氨基酸与葡萄糖也可以有协同B细胞刺激效应。此外,血液中的脂肪酸和其分解代谢后的酮体成分,也有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对于防止酮症酸中毒有重要意义。
    胰岛其他细胞的旁分泌调节作用。从上一讲我们知道胰岛内有A、B、D等好几种细胞,这些细胞互相比邻,各种细胞合成分泌不同的活性分子,不用通过进入血液循环直接就可以作用在比邻的细胞上发挥调节作用,称为旁分泌调节。如A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也可以直接作用在邻近的B细胞上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
    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食物进入肠道后,可刺激肠道粘膜,激活肠道-胰岛调控轴,促使肠壁内的内分泌组织释放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等多种激素进入血液,到达胰岛,在血糖水平尚未明显升高前就提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人在紧张激动时血糖就会增高,这是由于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可以抑制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等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在葡萄糖的协同作用下,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剂量的甲状腺素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但甲状腺素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这就是为什么甲亢患者常有高血糖的重要原因。
    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胰岛内存在着大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末梢,分别释放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这两种神经递质,直接调节胰岛各种细胞的分泌功能。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促进胰岛素分泌。
    总之,正常情况下体内胰岛素分泌受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素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复杂调控,还有炎性反应等免疫机制也交织在调控网络之中,共同维持其生理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就出现异常,导致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