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员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简介

(2007-07-02 19:00:12)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分类: 体育理论
 

运动员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简介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of nutrition and biochemistry

 

杨则宜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 负责人研究员

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亚洲运动与体育科学学会执行委员

 

依靠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使训练科学化上一个新台阶

一, 运动员机体的营养生化评定是训练科学化和营养品补充的依据

竞技体育对运动员体力和体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科学指导的训练和没有营养学辅助的单纯的“苦练”已经无法保证运动员在竞赛中取胜,因此运动员的训练必须适应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在疲劳及疲劳恢复程度的判定上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恢复手段科学化上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营养生化监控的具体内容:

营养生化监控主要通过膳食营养状况、身体测量和血样及尿样检测来了解运动员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的不同状况,一般将检测分为以下几类:

1.1,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和身体成分的测试:用我们最新研制的“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膳食中存在的问题;用最新型的InBody 3.0体成分测试仪,评估训练对肌肉增长的作用;

1.2,体能状态和能力的评定指标:血乳酸(LA)的测定或乳酸曲线的制作。用以判断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训练的效果及能力;

1.3,血液学指标:血象测定,包括血色素(HB)、血球压积容量(HCT)、红血球(RBC)、红细胞宽度-变异数(RDW-CV)等多项反映红细胞形态和铁代谢及铁储备的指标。用以判断机体的造血机能,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等;

 1.4,反映肌肉状态及蛋白质代谢的相关指标: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尿蛋白、尿潜血、尿胆原、尿3-甲基组氨酸(3-MH) 等。用以反映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状况,肌肉细胞大强度收缩后的损伤及恢复状况等;

1.5,内分泌学指标:血睾酮(T)、皮质醇(Cor)、血、尿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和肾上腺轴的功能;

1.6,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淋巴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血浆谷氨酰胺等。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

1.7,自由基生成及抗过氧化能力指标:血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用以判断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

 

  以上7类测试指标的测试难度、变化周期和在训练实践中的利用率都不一样,所以测试的周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多到每周甚至每天测,有的则一月甚则可以几个月测一次。
2,营养生化监控对训练计划的指导作用:

  多年来,教练员已经习惯与采用血乳酸值来指导训练中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的安排,这是一个使训练科学化的好方法。近年来,我们发现还有更多的生化指标可以作为训练计划调整的依据。

  2.1,血清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可以反映训练造成肌肉微结构损伤的程度和休息后的恢复情况。根据我们进行的1800多名优秀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数据,结合国外的报导, 我们初步将运动员的BUN和CK安静值定为:BUN男子<7mmol/l、女子<6.0mmol/l; CK男子<300U/l;女子CK<200U/l;男女LDH<250U/l。动态观察这些值随训练量和强度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可以为教练员决定上量上强度或减量减强度的依据。以举重运动员为例。他们在大强度训练日的晚上CK值可以高达1500-1600U/l,训练次日晨可回落1000U/l左右。一周的大强度训练后调整3-4天,CK值可以回复到500U/l以下。一周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将上一个台阶。

2.2,血色素和血睾酮值能很好反映运动员应激状态下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状况。训练期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随着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大,血色素和血睾酮值逐渐下滑,调整加恢复手段可以使其迅速回升。为此我们将这两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用作为训练期运动量和强度调整的依据,并配合相应的恢复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合理的膳食营养是成功的一半

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运动员就好象一部赛车,这一部赛车要跑得快,有两个关键因素,即发动机和汽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则相当于汽油,汽油的质量越好,赛车就跑的越快。与膳食营养在竞技体育中重要位置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膳食的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它将长期和无形地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训练后的恢复,当然也就障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

    国内外大量的不同运动级别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调查发现,运动员的膳食的失衡主要涉及6个方面。这些失衡使运动员的机体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对训练效果和疲劳消除复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碳水化合物(糖)摄入严重不足. 按照合理的膳食要求,一天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60%,耐力运动员则要求达到65%或更高。而大量报道认为运动员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只有总能量的40%左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增加主食摄入和运动前、中、后补充含糖的运动饮料来解决。

  2,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 合理膳食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发热量应分别为总热能的25%和12-15%。东方运动员膳食中脂肪的热能比为30-55%,蛋白质最高可达25%。西方运动员优于东方,但是脂肪的摄入比例也偏高。这要从烹调用油和膳食选择上给予指导和干预。

  3,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 运动员的摄食调查表明,运动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B族维生素,也有部分运动员维生素A摄入的不足。这需要通过食物的调配和运动员特殊维生素制剂的补充来解决。

  4, 三餐摄食量分配不合理。一日三餐的热能分配对运动员的训练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运动员不重视早餐,甚则有人不进食早餐。运动员早餐的热能仅占全天的19%(合理量为28%)。午餐的热能比也只有23 %, 低于正常的39%。为了保证训练的质量,训练中的加餐也是非常重要的。

  5,钙摄入不足。大量的运动员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约有27%的运动员钙摄入不足。必须要求运动员摄入足够量的、高质量的奶制品和豆制品。

  6,运动中忽视了水和无机盐的及时补充。运动中会大量出汗,失水达体重的23%,即可使运动能力下降。运动饮料的设计和运动员训练前、中、后的补充指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