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去雷根斯堡是在2005年,当时感叹,这么美丽的多瑙河边的小镇,怎么就这样宁静,还没有人收门票。第二年,雷根斯堡这座德国最大的中世纪老城,因其保护的完好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老城内共有1500多座老建筑受到专门的保护。
15多万人口的城市在德国算是大城市了,这其中还有几万名学生。1965年建立的雷根斯堡大学最近也是声名在外,据说现任西门子总裁就是毕业于这所大学。近些年,因为欧盟东扩,许多公司都在雷根斯堡开设工厂,为的是与东欧低成本的劳动力对接。而一些东欧人也开始来到雷根斯堡寻求工作机会。
时隔8年后,再次回到雷根斯堡,天儿还是那么蓝。圣彼得大教堂的尖顶已经修好,又露出美丽的面容。多瑙河边依然安静,小巷的游人似乎比从前多了些,但秩序井然。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后,雷根斯堡老城仍是没有收费,任何人都是随便进出。

多瑙河边的千年老店Wuerstkuche还是那样吸引人,来这里的客人都会点雷根斯堡最具特色的炭烧香肠。6根?8根?10根?我当然要10根。香肠只有拇指粗细,却是多汁而味香。如果再配上德国的啤酒,怎么一个爽字了得。雷根斯堡的小香肠与纽伦堡的小香肠,总想PK一番,对于我来讲,都是一样的德国美味。

12世纪时修建石桥时,香肠店曾经是工人们的食堂。一直使用到今天,也算是个奇迹了,当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香肠店。

香肠店的墙上标记着每年的洪水水位,今年多瑙河的洪水和1893年的差不多了。不过,雷根斯堡人早已对季节性的洪水习以为常。我们当做新闻报道的多瑙河洪水,人家只当作是一景。曾经政府提出要修建堤坝拦住洪水对房屋的入侵,还是被市民否决了,洪水也需要自由。

香肠店的美女服务员。

有些服务员也上了年纪,见证了多瑙河的风风雨雨。


估计许多人和我一样,放下行李,第一件事便是来此香肠店,吃香肠、吃酸菜、喝啤酒、或者再嚼上一圈沾着盐粒的巴伐利亚面包。

今年的雷根斯堡也有些热,今天的34度对他们来讲已经是酷暑。对于我来讲,却是非常享受这个温度,和蓝天白云中清爽的空气。

许多健康的老人会沿着多瑙河骑自行车旅行。

也有些来自国外的游客在摇旗反对同性恋。

曾经在石桥修好的800年内,石桥一直是乌尔姆和维也纳之间唯一的横跨多瑙河的桥梁。巴巴罗萨皇帝腓特列一世曾于1189年5月从这里启程,率领军队开始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征程。

导游讲了一段关于石桥和大教堂的传说。修建石桥和大教堂的建筑师打赌,看谁先完工。石桥的建筑师看见大教堂的修建速度明显领先,便对魔鬼做出承诺:如果魔鬼能帮助他,将能得到最先三个过桥的灵魂。终于石桥依靠大教堂先完工,魔鬼来向建筑师索要承诺,建筑师却在石桥开放后先赶了三只鸡过桥。这激怒了魔鬼,魔鬼将石桥奋力一顶,桥因此变成了拱形。事实上,大教堂始建于1273年,这时石桥早已完工100多年了。

从石桥上走过,可以看出明显的拱形。

今天石桥的多瑙河边,是人们最愿意停留的地方。

石桥塔楼的墙上,中间的是旅行者的保护神。

雷根斯堡老城有许多窄巷子,我在雷根斯堡的酒店就在这些巷子里。

酒店所处的建筑也是受到保护的老房子,走上去会听见地板特有的吱吱声。

房间不大,却很舒适,卫浴用具都是那家德国最好的品牌,名字一长串儿记不得了,当年自己装修房子时也一狠心买了这个品牌,用了近10年没有任何问题。

要知道,这里就是老城的中心。推开走廊的窗户,抬头便可以看见雷根斯堡大教堂。

酒店就隐藏在窄巷子里,不仔细找还真难发现。

那家小香肠店所处的建筑自然也是老房子,曾经是盐商的储盐仓库。

有过一段时间,这里被改建成图书馆。不料却发现,时间长了书籍都重新浸染进盐分。


现在,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馆,兼游客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通过图片、文字、影像来了解雷根斯堡的辉煌历史。

从“盐库”的二楼窗口向下望,千年的小香肠店依然是客人络绎不绝。

晚餐选择在老市政厅旁边的Ratskeller,从名字上看是市政厅地窖餐厅,据说这一类餐厅都是位置极佳,美食上乘。会不会很贵呢?



餐厅里很有巴伐利亚风格,墙上的图画是雷根斯堡各个时期的主教。


餐厅的食物贵不贵,现在就可以知道了。几种不同的啤酒价格差不多,0.3L的2.5欧元,0.5L的3.3欧元。贵吗?我只知道帝都魔都的稍好些的餐馆,那种本地瓶装啤酒都在20多元一瓶。如果是德国餐馆的啤酒,哼哼,卖个10欧元一点儿都不奇怪。而且这家餐馆的位置可是雷根斯堡老城的正中心。

炸肘子,半只足够吃,只要10.9欧元。


其它的一众主菜也都在9至15欧元左右。更关键的是,这里的肉类、奶类,以及所有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刚才看到一则新闻,德国出口到中国的牛奶总量一年内上升了20%多。德国本地的普通牛奶1L卖0.65欧元左右,出口到中国则可以卖到3欧元。


Ratskeller餐厅的墙壁上有一些老照片,讲述着那些人、那些事。


傍晚的多瑙河边,最是温柔,没有了强烈阳光的照射,雷根斯堡人更显放松。喝酒、吸水烟、聊天谈情,沿着河岸展开。习惯了清秀阳光的人们,对于晴天和蓝天白云也不怎么珍惜,他们认为生活环境就应该这样。

夜幕里,雷根斯堡大教堂并无灯光照射,看来世界文化遗产后,城市并不想改变得太多。教堂的光亮都是来自附近建筑的灯光。人们在大教堂对面的餐馆,点上一杯啤酒,或是一杯咖啡,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观望着对面的精美建筑,倒象是在看一场电影,上演的是雷根斯堡几千年来的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