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不烦恼 - 规矩篇

(2015-08-14 21:30:45)
标签:

育儿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级职业女性们义无反顾的放弃高薪高管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去。西方专家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生观百分之八十是在人生的第一到第四年,即1-4岁形成的,这和我们中国人说的“三岁看老”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总对我那些把我放弃高薪工作,专心陪孩子之事视为“可惜“的人说,工作可以以后再找,钱可以以后再挣,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再回,转眼就是有自己想法写日记不给你看的一个少年了。我很早就做好这个育儿长假的打算,所以一直等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有钱有时间养育孩子时我才生下她;我很佩服那些产假过后还要边上班便教育照顾孩子的母亲,她们肩上的胆子和压力就更大了。

可是这么多努力怎么还是经常面对孩子的言行会手足无措?尤其是年轻的妈妈们,为了孩子和家庭把工自己放在最后,早起晚睡,带孩子买菜做饭打扫房间,可怎么还是被家庭其他成员埋怨“你一天到晚没啥事,就看个孩子还看不好,家里还搞得乱糟糟”!尤其是在自愿沦为“黄脸婆”的老婆的精心照料下,光鲜亮丽上班应酬回家后看到满地玩具的老公,孩子闹大人叫的,自然就把黄脸婆训一顿“瞧瞧,一整天都干嘛呐?孩子闹,家里乱,你自己头也没梳脸也没洗的,这叫什么事啊?”有的干脆门一摔,泡酒吧找人诉苦。做母亲的委屈的同时也自责,暗下决心“我当年堂堂的部门经理,再大的事我都能运筹帷幄,一个孩子我一定能搞定“

越是这样想的母亲,越会因为孩子的鸡毛蒜皮的小错误大发雷霆,她们(包括我)几乎完全忽略了孩子们做的好事情,或者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只专心鸡蛋里挑骨头,然后去责备孩子,同时自责怎么又没搞好。几次下来神经崩溃,看到孩子就想到要出错,就腿肚子转筋,有时为了不早衰,大部分家长采取主动妥协,并告诉孩子(其实也是告诉自己)“下不为例”。到最后家长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到底想要孩子怎样做,好像怎么做都不满意,怎么也达不到自己愿望,最终母子之战的主动权就巧妙地转到了孩子手里!相信吗?无论是六个月大的宝宝还是三岁的孩子或十岁的少年,孩子有能够敏锐察觉到家长弱点的天赋;而家长的“弱点“就是他们的不确定不坚定感,这就像武侠书里的“破绽“,一旦破绽被孩子发现,他们就立刻直取要害,拿住家长,为所欲为了。

当家长不再理智地有针对性地对待孩子不妥当言行时,就会和孩子的要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有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被孩子吵到快要崩溃的家长一边拖地板一边暗自念叨“老天爷,但愿他一会就不嚷了”,或者一边洗衣服一边想“这烦人的孩子,他要什么我就顺着他吧,只要他不再撒泼耍赖满地打滚了,否则我就疯了”!

这种状况下,孩子越来越掌握主动权,而家长则越来越被动。慢慢就形成了“小皇帝”执政,家长只有服从的份儿,自己曾经立下的教育大纲/宏伟蓝图也被“小皇帝”封杀,夜里夫妻两个还纳:闷咋就从家长变成孙子了?不行,明天得拨还乱反正;第二天故作重演,“小皇帝”一闹,大臣们纷纷跪倒求饶,只求留条活口。其实聪明的家长们不难看出,这种妥协不但不会让你得到安宁和谐,反而会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越来越多的、也越来越严峻的冲突。

谢天谢地几乎所有孩子都只是在某些事情上“不听话”,最常见的就是吃饭:不张嘴或一口饭含半小时不咽,我女儿就曾经一口饭含了七十分钟;再就是上床睡觉,到时间不上床或者上了床非得听故事,而且是两三个故事才肯闭眼。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不自己穿衣服,不愿上幼儿园,不收拾玩具等等。“我儿子想怎样就怎样,没人管得了”或者“我把好话都说尽了,威胁利诱都试过,我家公主就是不听”,这是我在和其他家长交流时常听到的抱怨。有时候这些所谓的“惯出来的老毛病”会伴随孩子成长演变成严肃的生活工作问题,甚至人格性格问题,而不会成为上面家长希望的那样“树大自然直”,再说树也得修枝剪叶支撑才能长直。我相信这些受尽折磨的家长们不会轻易放弃孩子的教育,她们也知道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但是他们一番没有成果的努力却是让他们有挫折感“我能做的都做了,就是行不通,我还能做些什么呢?”,相信这是许多家长们的心声吧,所以我会推荐给大家我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同上面所说,世上大多数孩子都是不听话的(放心,你的孩子不是特例!心理平衡些了吧),我举几个典型的从八个月达到八岁孩子的“老毛病”,看看你家的是否能对号入座。

皓皓是个八个月大的宝宝,从生下来就不停的哭喊,“他是个缠人的孩子!”她妈妈抱怨“他快把我逼疯了,只有抱着他才不哭,我简直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到头”,皓皓妈妈眼泪汪汪地说,皓皓可是她盼了很久的孩子,现在她几乎想把他再塞回肚子里去。“我们以为三个月后他会乖一些,不再哭喊,没想到愈演愈烈;我们带他到医院检查,什么也不缺。”有几次我陪他们玩的时候观察到,皓皓只要一有需求就张嘴哭,不满意是就更加嚎啕,皓皓妈妈只好不停的跟着他团团转;因为腾不出手,一杯水半小时都没能喝完,一分钟没理皓皓,那边就开始响警笛;上厕所皓皓都要跟去,一步不离缠着妈妈。“怎么办呐?我快崩溃了”。皓皓妈妈看着别人家孩子自己坐在地上好好玩玩具,妈妈们优雅的聊天喝茶,带着哭腔说。我女儿从会坐着起就能自己玩玩具,我只需要时不时看一下她是不是安全,要PP,或者喝水等等。

大家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区别吗?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壮壮妈妈在电话里跟我抱怨,两岁半的儿子刚被幼儿园遣送回家,原因是“太凶了,没人能和他一起玩”;“连我有时候都怕他”壮壮妈妈说“他对谁都凶的要命,连我都被他踢被他咬,还有一次他居然用小收音机打我。只要他不满意,立刻扯开嗓子嚎啕!我都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了!”

苗苗四岁了,好像从来没饿过,吃饭是她家最头疼问题,快大班的孩子了还得喂饭。苗苗有个本事,随时可以呕吐。你让她吃饭她就上演这出戏,而且每次都管用。经常一口饭嚼半小时就是不咽,全家人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吃饭”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就和我之前提到的一样,有段时间我女儿也是这样含着饭不咽,我越是想尽方法让她咽越事得其反,那阵子我只要一做好饭就紧张。

嘻嘻是个六岁的大班孩子,上了三年的幼儿园,几乎每天早上都要打仗一样,不起床,不穿衣服,或者早饭磨蹭,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不上幼儿园;而且也经常因为迟到,学校关大门而只能回家。在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把所有玩具都摆出来,就是不收拾,每一次教训她没用,到最后都是妈妈自己动手收拾了。晚上睡觉也费劲,不磨蹭两小时不上床。

青青是个八岁的害羞的小学生,这两周来她忽然不愿意去学校了,每天早上她最起码要上十几次厕所才不情愿的背上书包上学。几乎每天早上她都说肚子疼不能上学,要留在家里,有几次妈妈相信了她;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怎样有效的解决,我的建议在下面及章节会回答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