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潭
陈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72
  • 关注人气: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繁体字教育能传承中国文化?

(2008-03-13 16:04:5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杂谈

分类: 时评
                 增设繁体字教育能传承中国文化?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3月13日《南方都市报》)
  
  提出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建议,委员们的初衷是好的。 毕竟,现如今很多人使用简体字,繁体字日趋边缘化。正如提案中所说,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由此看来,繁体字的确能够传承中国文化。
  
  但问题是,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能传承中国文化吗?我看未必。从现在的实情来看,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早已是大势所趋,公众也乐意接受这种趋势。之所以如此,因为简体字相对于繁体字来说有很多的优点。简体字更容易让人们记忆,而繁体字繁琐的笔画让很多成年人“望而生畏”,更何况是小学生呢。
  
  本来,委员们提倡繁体字教育,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传承中国文化。但是,如果类似京剧那样,把繁体字教育硬塞进了小学生的课堂。这非但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繁体字的兴趣,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繁体字的传乘。如此这般,又何谈传承中国文化之说。
  
  需要说的是,即便小学增设了繁体字教育,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也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要知道,在一切唯分数是瞻的当下,繁体字教育也只能与象音乐等分数无关的科目那样,被划入边缘化的行列。如果不改变功利化的教育体制,学校很难有热情去讲授繁体字,繁体字也很难得到普及。
  
  其实,传承中国文化并非要靠繁体字不可,简体字同样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委员们意识到繁体字日趋边缘化,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他们不应该扩大简体字割断中国文化的危害性。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汉字的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中国文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简体字也传承着中国文化,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能够汲取文化的养分,靠的是繁体字记载和传承。然而,文字充其量只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换言之,繁体字只不是记录中国文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没有必要的联系,学校增设繁体字教育更不能传承中国文化。
[稿源:红网]
[作者:陈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