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人已去,大爱无疆

(2007-09-23 17:27:07)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时事评论

分类: 杂文
              斯人已去,大爱无疆    文/陈潭
  当王树先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消息19日传回福建省永定县抚市镇里兴村时,许多村民再次来到他的墓前,深深缅怀这位不顾74岁高龄,英勇救出18人,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老党员。(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在怀着极其沉痛的心看完这则报道的同时,也在拷问自己:如果笔者遇到这样的情形,会象王树先老人那样舍己救人吗?说实话,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没有老人的勇气和精神,能够在湍急的洪水中英勇救出18人。在笔者看来,老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这是我们崇敬的道德标准。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们学习的道德要求。面对无情的洪水,在一般人看来,逃脱洪水的威胁远比崇高的道德标准重要。
  
  然而,谁能想到,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却选择了后者。二三十米远的后山是村里防洪预案的逃生点,但王树先却奋力冲到楼上,唤醒左邻右舍。许多村民在睡梦中被惊醒,跑出土楼,跑向高处。王树先不顾水已漫过膝盖,浊浪翻滚的危险,他打断一楼窗栏,一手扶住窗框,一手不断把困在楼内的小孩、老人和妇女拖拽出来,一个、两个、三个……18个人因此获救。最后,精疲力竭的王树先却被一股巨浪卷走了。
  
  一个社会需要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象王树先老人那样的人。然而,在物质追求胜于道德追求,人性道德被金钱权势压缩在狭小空间的当今社会,老人的精神无疑显得弥足珍贵。透过王树先老人的先进事迹,我们看到了老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老人用生命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点亮了美丽的道德之烛,照亮了整个社会,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当人性冷漠日趋成为社会病态,无聊看客无休止的亵渎生命和道义的时候,有一位老人却用生命诠释了人性的大爱。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老人用一生撒播了无疆的爱心,那么,我们能收获什么呢?
  
  斯人已去,大爱无疆。
[稿源:红网]
[作者:陈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