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禁酒令能否遏止腐败“官文化”?
文/陈潭
今年1月,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信阳市委第一个工作日连发3份红头文件。3份红头文件中,禁止公职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否则就地免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个地级市公职人员中午不饮酒,半年能省多少招待费?昨日上午10时,河南信阳市委书记王铁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信阳市禁止公职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半年节省的酒水费用高达4300万元,用这些钱可以建四五十所小学。(8月14日《河南商报》)
事实上,规定所有公职人员工作日中午不能喝酒,信阳并非首创。早在三年前,苏州市就宣布了禁酒的五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严禁党政机关人员在工作日午间饮酒。刚开始禁酒令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快也深入人心。但是,没过多久禁酒令就成了“一阵风”,最终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信阳禁酒令能够坚持半年多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施禁酒令半年来,信阳市招待费开支同比去年节约了30%多,仅酒一项开支,就节约了近4300万元,用这些钱可以建四五十所小学。不仅如此,在“隐性帐”上,实行禁酒令以来,信阳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14.8%。最令人欣喜的是,信阳禁酒令的实施,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应当承认,信阳禁酒令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的和谐。但是,它能否管住官员的嘴,杜绝公款吃喝,遏止餐座上的腐败?很显然,不能。
长期以来,公款吃喝一直是存在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也是人民群众议论多、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为了遏止住这种腐败,政府出台了很多刚性禁令。然而,公款吃喝之风至今屡禁不止,却逐渐成为官场的“浅规则”,成了一种腐败的“官文化”。
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已经达到3700亿元。通过这一数字,我们不难看出,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面对这种腐败的“官文化”,信阳禁酒令最多只是次优选择。
在笔者看来,遏止这种腐败“官文化”,冀希望于禁酒令只是痴人说梦。事实上,对这种腐败“官文化”的矫正,党和政府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收效甚微。所以,遏止这种腐败“官文化”,关键不是禁酒,而是彻底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
其实,一切公款吃喝等腐败现象,都是权力滥用、乱用的结果。因此,政府更应该来个釜底抽薪,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在制度上寻求突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