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相机,一个背包,一张地图和一位好友,走吧!
在周六加班结束前,悄悄地给同桌递张纸条“传吕蒙的冷水尖不错,明天去否?”同桌看后眯起小眼睛用力的点头,在纸条上回“等我睡醒的”“几点醒?”“十点半”看后,我只能把我的中指伸出来算是我的一种妥协。万幸在这里能与他一同共事,除在工作上的默契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旅行。
周日是最能放松从周一到周六紧张工作的最佳时间,大家选择休息的方式各有不同,我们二人最热衷去周边的小农村,城市里的旧小巷看原滋原味的建筑与民风,而今天我们的目标是仁者最爱的青山。
半小时的公交车程到达吕蒙,与出租车司机软磨硬泡几分钟后,以20元成交送我们到冷水尖的山门口,虽然共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却让我们体会到颠簸一词的含义,进山要10元的门票,这时我对同桌说“我有学生证,看能不能在便宜一点”同桌一把按住我掏证的又说“咱能不丢人吗?”在他的拉扯下我们过门入山。
路是在两山之间修筑,行走其间如同步入大师的山水画布内,这位大师的名子叫自然,由于他太过低调,我们常常是观其作而忘其名,他对每一处的色彩拿捏十分精准,各种青翠点缀山间,有泼墨重彩的浓,有笔尖勾勒的淡,在众绿中偶尔几树怒放的花朵将这些绿衬托得鲜活。山体上几处巨大的断壁如快刀削过,顶端长满奇异的藤蔓植物,不知是它的根还是它茎从高处垂下,在风中左右摇摆,站在断壁下人是如此的弱不禁风,突然佩服唐僧翻山越岭穿江渡河的勇气。但凡有山的地方必定有水,在山路的一边是从山中流出的溪水,清澈的溪水随着山路的变化时而宁静时而激动,年年岁岁冲刷从山中滑落的石子,磨平它们的棱角,让它们变得圆润如珠。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这群山的怀中座落着一间寺庙,这里没有太多小商贩的叫卖声,反而是鸟声不断,风声绵连,若要登庙还须走过千级台阶,自己太久没有运动,导致上山时汗流如注,还好山风拂面带走身上的热气,在吐纳间尽是清凉。庙是我见过最小的庙,可却是最民间的庙,所谓的民间是这里的花费极低,一碗热腾的素面也只要5元钱,想来是那些名寺古刹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没有过多的商业元素的介入,整个庙宇与群山变得和谐,善男信女们也乐于在此向佛祖倾诉,焚香叩拜,不敢怠慢,香火萦绕散化于山中,分不清那些虔诚的烟,那些是轻薄的雾,感觉神仙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绿水清溪,虫吟鸟鸣,庙宇香客,有一种平衡在这里持续,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平衡,如世外桃源百年不曾被打扰。直到我们离开时,还不时回头留恋这眼前的美景,出山门雇辆三轮车载我们离开,在穿过农村的田地时,那里的油菜花已开放,
立即下车在充满花香的田地中感受一份宁静与放松。
回到住处身体虽累,但脑中突然闪过一个视频的片段,五个台湾老人用六个月的时间准备,
环岛13天,只为一个简单的理由,人为什么活着。朋友们当你为了梦想奋力拼搏时,当你遇到人挫折时,当你迷茫失去目标时,请拿起你的背包,做一次旅行,走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