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毒悄然成大害(七)

(2007-07-13 08:17:52)
 

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原本已被铲除的梅毒,现又孳生,蔓延全国。目前已呈现出1964年我国基本消灭梅毒以来最严重的流行:去年一年即报告梅毒病例174506例,其中先天梅毒婴儿5999名。报告发病数跃居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的第四位,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结核、乙肝、痢疾。今年一季度,梅毒发病人数竟又超过了痢疾,名列第三。让我们一同关注——

梅毒悄然成大害

健康报    郑灵巧 刘慧


   梅毒流行可以被控制吗
  面对梅毒的严重流行,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控制梅毒流行完全可行。他们说,消灭一种传染病,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有有效的干预手段;第二,有可靠的诊断方法;第三,病原体的传播仅限于人类。对于这些条件,梅毒全部具备。梅毒是可治愈的性病,其传播可以被预防。有价廉、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特效的治疗药物青霉素,使得梅毒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梅毒螺旋体无人类以外的宿主,目前还没有抗青霉素耐药性产生。此外,梅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有利于在其进一步传播之前采取病例发现和流行病学治疗等手段治愈感染者,防止传染。
  专家们同时指出,控制梅毒流行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而克服这些障碍绝非易事。
  障碍之一: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对病情与传播的及时控制。一期、二期梅毒患者对其性伴的传染性最强,强传染期可持续6个月至1年。而受文化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梅毒患者往往不及时就医。有些患者出于耻辱感,出现症状后羞于就医,且一期梅毒硬下疳溃疡无痛感;有些患者为隐性梅毒,根本不知道已染病,更谈不上主动就医。2006年全国报告的隐性梅毒病例在梅毒总报告病例中占38.52%之多。
  障碍之二:规范而方便就医的诊疗服务机构严重短缺。性病门诊是发现病人的第一关口,提供高质量的诊断、治疗、预防、教育、咨询服务,是控制梅毒的基本措施。规范的诊疗服务包括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性伴追踪、健康教育、促进安全套使用与减少高危行为、提供咨询服务。而大量调查显示,在非正规诊所“向钱看”乱治疗的同时,正规医疗机构在接诊患者过程中,也很少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指导。
  障碍之三:难以确定和及时治疗可能已感染的性伴。与一期、二期梅毒患者性接触者,可以经长达3个月的潜伏期才发生一期梅毒。如果能在其发展为传染性梅毒之前即开始治疗,可以阻断梅毒的传播。问题是,患者常常与不知名的性伴发生关系,或因种种原因不愿指证其性伴。
  据悉,1999年美国即开始实施全国范围消除梅毒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卫生重点提出。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也从2005年底起在广东省、海南省的部分市县开展梅毒综合预防与控制试点工作。今年5月,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已展开梅毒控制相关调研,并正在组织起草制定国家梅毒防治规划,确定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梅毒综合防治可持续发展体系,全面落实各项防治策略和措施。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也已确定了近期全国开展梅毒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目标,提出了加强梅毒监测、规范性病诊疗服务管理、开展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加强孕妇梅毒检测、加强性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等“一揽子”计划。    

             (注:文中患者全部为化名) (2007.06.25)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