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髦(乙)

(2007-05-16 13:36:09)
 

美国回归“禁欲”中国赶“性解放”时髦

作者 袁晓明

环球时报》国际论坛 2007412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成立了一个名叫“真爱革命”的禁欲俱乐部。从俱乐部的名字,不难看出发起者的用意在于倡导把真爱与性结合起来。多年前美国校园兴起了性解放的运动,影响之深远如今似乎也只能通过革命才能使学生回到禁欲的过去。目前,哈佛“真爱革命俱乐部”有了一个低调的开始,吸收了90个成员,并于不久前搞了一次冰激凌的聚会。其实,不仅是在哈佛,其他的美国名校也有类似的学生禁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规模都不大,而且大多都是有宗教色彩的组织。近年来,美国一些大学纷纷成立提倡禁欲的学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对随意发生性关系的观念的转变。

从总体上讲,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性解放运动,尤其是大学,作为美国自由派的主要阵营,又聚集着众多青春期内的年轻人,自然就成了性解放运动的实施场地。然而,这场在大学、乃至整个社会蔓延的性解放运动也滋生了不少社会问题,性病的传播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于是,很多人倡导推广安全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被大力推广。但是当今美国,对于提倡安全性行为还是禁欲,看法不同,美国的许多保守派人士更多地强调禁欲,事实上,禁欲并非是要杜绝从性行为中得到享受,而是建议将性行为与真爱、婚姻结合起来。比较起来,发一些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是更容易的事情,安全性行为的提倡只是单纯从性病传染上考虑,并没有考虑到其他社会问题,比如随意的性行为对传统婚姻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明显的是,禁欲是难度更大的措施,要求严格的自我约束和更高的道德标准。

毋庸置疑,无论是在西方的美国,还是在有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当今时代都已经不再是对非婚性行为进行惩罚的年代。非婚性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的选择。源于西方的性解放运动不仅冲击着西方社会,也冲击着东方国家。如今随意性行为在中国的大学里也并非是异常现象,这也许是中国的大学与美国的大学的一种病态的“接轨”。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学生在性观念上非常解放,多数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的态度。另据《中国日报》今年初报道,1300名被调查的中国高中生被问及是否答应男朋友提出的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只有6位女生明确地说“不”,此外,同一报道还显示,少女怀孕不断增加,占中国每年堕胎总数的25%,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很多中国专家感到非常震惊。

对于中国来说,随意性行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性解放导致的性病广泛传播仅仅是人身体承受的后果,社会、家庭、个人所承担的更严重的后果是传统家庭观念的淡漠,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西方国家同居流行、高离婚率、低生育率、众多的单身母亲家庭,无论是在经济上和家庭生活上对个人和社会都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然而,正像笔者以前曾经撰文写的一样,由于自由派思想的过于冒进,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凸现,很多具有浓厚宗教情节的保守派人士开始奋力反击,这也为一些过于激进的观念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约束,保障社会不会偏离应有的发展轨道。事实上,近年来,许多美国人的思想反而变得更加保守了。

然而,现代西方文化中属自由派思想的反传统家庭、婚外的性自由、同性婚姻等社会价值观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没有一些西方国家那么严重,但性关系上越来越随便,家庭观念不断淡化,家庭与婚姻受到的挑战在趋势上与西方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宗教、相关社会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态势之迅猛甚至更令人担忧。如今很多中国大学、娱乐场所也开始提供安全套贩卖装置,这被视为一种更加开化的管理方式,并赢得一片赞誉之声。但安全套不会绝对安全,那么,中国社会或者是大学也愿意成立类似的禁欲俱乐部,去倡导禁欲的性观念吗?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声音。

哈佛大学的真爱革命俱乐部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们以及整个社会也需要正确地认识真爱、婚姻、性行为的关系和真正含义。只发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的做法也许能防治性病的传播,但解决不了许多由随意性行为带来的比性病传播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是旅美资深管理咨询顾问、专栏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告知
后一篇:慰安妇(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