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连载 |
在感染早期,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能够杀死HIV感染的细胞并且能限制新的HIV的产生。但CTL控制HIV感染的效力远远不及HIV感染健康细胞的速度,不能阻止感染的快速发展和恶化。迄今所有的研究都无法使CTL在艾滋病病毒的发展期和后期有效地控制HIV的大量繁殖。
CTL识别HIV是靠HIV所特有的Tat蛋白。这种蛋白是在被HIV感染的细胞中产生的,并在受感染细胞的表面展示出来,成为细胞被HIV感染的一种特殊标记。但这种蛋白是一种有8-10个氨基酸的肽链,即使有一个氨基酸的变异也足以阻止它在受感染细胞表面展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at肽链只是在部分区域上发生变化。Tat肽链发生变异的部分都是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区域,并不影响变化后的整体功能。关键问题就在于经过Tat蛋白的这番变化,CTL难以识别HIV,也就无法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急性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的潜伏、发展和恶化。
也有研究表明,过去曾被HIV毒株感染的患者,可能被另一毒株重复感染。HIV的这种多变性和变异性,给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带来相当多的困难。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只能听任HIV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战胜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20年,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感染的病毒类型有关,也与病毒进入人体的数量以及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有关。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体征未变化,从外表上看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艾滋病病毒侵犯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损害多个系统器官。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毒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后,大多数人长期停留在无症状状态,2~20年左右开始发病,发病后1~2年内死亡。如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存活时间可能延长,但得到抗病毒药物者为数不多,特别是患艾滋病的儿童。作者所见的艾滋病人多是贫苦的农民,所以生存时间较短。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作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不是从带有病毒的第一天就“病入膏肓”的。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我们把这些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些感染者在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约2~4周时,可能出现类似流感一样的表现,如发热、肌肉疼痛和皮疹等,但是这些表现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而且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有这些表现。这时感染者外表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着。
一个人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仍然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所以,不能以某人是否有症状来判断其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此,一经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就应该注意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身体抵挡不住艾滋病病毒的进攻,其他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如严重发烧、腹泻、咳嗽、生疮、口腔溃烂时轻时重,或发生某些癌症,还有些病人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甚至发生痴呆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病人了。如不治疗,病人将会很快死亡。
艾滋病流行是个世界性问题,全球每天约有1.5万人感染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非洲—全球感染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亚洲—居全球艾滋病第二位,东欧和中亚同样受着艾滋病严重的威胁,其他国家也有散在性发生。
艾滋病流行的特点:蔓延速度快,发展中国家艾滋疫情严重,在国外的流行情况以性传播为多,这是全球公认的。严重的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大陆,在90年代中期,兴起了血浆经济,很多人流动性卖血,他们今天去河南、河北,明天就会去山西、陕西,后天就会去山东、安徽。这些流动卖血者,一人就持有3~5个“献血证”,成了专业卖血人。这些被污染的血液流往何处,又害了多少人,迄今还是一个未知数,在传染病历史上,恐怕将永远是一个谜团。
他们卖出的血会被输入他人体内,自90年代初期,因输血感染艾滋病已经开始,2000年之后,输血感染艾滋病者层出不穷。如7岁腭裂患儿小雨(化名),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某口腔医院做腭裂修复手术,术前检查一切正常(HIV抗体检查为阴性),血小板低,输血小板100ml,手术经过顺利,9月3日出院。2003年6月,小雨出现抽搐、咳嗽、呼吸困难,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久治不愈。后被诊断为艾滋病。类似这种病例非小雨一人。另有,近2岁小儿因摔伤输血,2005年8月感染艾滋病,2006年6月死亡。
中国艾滋病疫情呈局灶性大面积发生在农村,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者。如已公开的某艾滋病高发村,该村居民3000多人,在90年代中期1500多人卖血,现在有800多人已确诊为“艾滋病”,还有500多人尚未进行HIV抗体检查。据当地农民反映,全村没有一个吸毒者,这是艾滋病传播流行蔓延的真实情况。如1999年11月份我联系到12位艾滋病病人,其中8人因卖血感染,3人因输血感染,1名虽系“三陪女”但她也有卖血史。春节前我给8名卖血感染艾滋病病人每人寄上100元钱,半月后有400元被退回,4张汇款单上写着:收款人已死。再如,2001年5月5日,我赶到某艾滋病疫区,一上午见到4位失去妻子的丈夫,如骆狮子,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领着3个孩子,缺衣少食,度日如年。为什么如此多妇女死于艾滋病,村人告诉我,他们认为女人血贱(农村人认为女人月月淌血―月经),当年,都让女人去卖血,所以,女人艾滋病发病率高,死亡者多。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死亡,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据文献报导,艾滋病病人从感染到死亡,一般2年至20年不等,而传入体内病毒之多少,个体健康之差异,营养及治疗的条件等,决定着病人的存亡时间。
在正常人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800~1000个免疫细胞,而感染者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的免疫细胞则以每年50~70个速度逐渐下降,当免疫细胞减少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只有200个左右时,下降速度就会加快。HIV每天摧毁大量的免疫细胞,而骨髓则通过加速生成新的免疫细胞来加以补偿,但是,新的免疫细胞的补偿速度总是赶不上免疫细胞损失的速度,这是AIDS进展里过程的规律。
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进入了感染的最后阶段,称为“症状期”,此时病人称为“AIDS病人”,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性病症,此期已无法控制病情的进展,多数人在半年~1年半内死亡。其具体情况,以病人体格的健壮与衰弱有着直接关系,身体健壮者病程进展慢,存活时间长,反之则短。
另外,病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感染了HIV之后,可能会失落、恐惧、抑郁、焦虑、不安、愤怒、否认等心理,这都是有损而无益的。病人应当持乐观情绪,进取精神,积极从事公益事业或集体活动,让自身价值发挥到最高点;感染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再次感染HIV,避免接触其他一些可能促进疾病发展的诱因,如吸烟、喝酒等;调理饮食,加强营养,不要乱吃非法药物,注意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诊治,增强体质,延缓病情发展。
再者,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又与感染途径有着密切关系,例如:
1.血液传播:人体若输入被HIV感染的血液,其感染几率为100%,病人多在4~5年发病,6个月~1年半内死亡。作者曾遇到过一例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输了被HIV感染的血液900毫升。她半年后发病,1年内死亡。因用被HIV感染的医疗器械(以注射器为多)而传播者,其感染几率为90%,无症状期,可较输血感染者为稍长。
2.母婴传播:患有AIDS病的母亲(包括HIV携带者)可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传给胎儿、婴儿的感染几率,一般为30%左右,这些染有AIDS的患儿,多数在5岁左右发病,存活到10岁者极为罕见。
3.性传播:性传播的方式有多种,有文献报导,一方为AIDS病人或HIV携带者,在性交中传播,按一次性生活计算,男人传男人(同性恋),其感染几率为1 / 10~1 / 1500;女人传男人为1 / 700~1 / 3000;男人传女人为1 / 200~1 / 2000;女人传女人为1 / 10000左右。因传染的几率不同,HIV进入体内数量的各异,即便发生了感染,其存活期一般在10年左右。
西方报道:性传播的AIDS病人,存活期为11~13年。我国曾报道:艾滋病病人,第一年死亡率50%,第二年死亡率70%,第三年死亡率85%,第五年死亡率100%。
CTL识别HIV是靠HIV所特有的Tat蛋白。这种蛋白是在被HIV感染的细胞中产生的,并在受感染细胞的表面展示出来,成为细胞被HIV感染的一种特殊标记。但这种蛋白是一种有8-10个氨基酸的肽链,即使有一个氨基酸的变异也足以阻止它在受感染细胞表面展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at肽链只是在部分区域上发生变化。Tat肽链发生变异的部分都是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区域,并不影响变化后的整体功能。关键问题就在于经过Tat蛋白的这番变化,CTL难以识别HIV,也就无法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急性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的潜伏、发展和恶化。
也有研究表明,过去曾被HIV毒株感染的患者,可能被另一毒株重复感染。HIV的这种多变性和变异性,给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带来相当多的困难。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只能听任HIV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战胜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20年,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感染的病毒类型有关,也与病毒进入人体的数量以及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有关。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体征未变化,从外表上看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艾滋病病毒侵犯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损害多个系统器官。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毒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后,大多数人长期停留在无症状状态,2~20年左右开始发病,发病后1~2年内死亡。如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存活时间可能延长,但得到抗病毒药物者为数不多,特别是患艾滋病的儿童。作者所见的艾滋病人多是贫苦的农民,所以生存时间较短。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作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不是从带有病毒的第一天就“病入膏肓”的。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我们把这些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些感染者在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约2~4周时,可能出现类似流感一样的表现,如发热、肌肉疼痛和皮疹等,但是这些表现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而且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有这些表现。这时感染者外表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着。
一个人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仍然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所以,不能以某人是否有症状来判断其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此,一经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就应该注意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身体抵挡不住艾滋病病毒的进攻,其他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如严重发烧、腹泻、咳嗽、生疮、口腔溃烂时轻时重,或发生某些癌症,还有些病人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甚至发生痴呆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病人了。如不治疗,病人将会很快死亡。
艾滋病流行是个世界性问题,全球每天约有1.5万人感染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非洲—全球感染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亚洲—居全球艾滋病第二位,东欧和中亚同样受着艾滋病严重的威胁,其他国家也有散在性发生。
艾滋病流行的特点:蔓延速度快,发展中国家艾滋疫情严重,在国外的流行情况以性传播为多,这是全球公认的。严重的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大陆,在90年代中期,兴起了血浆经济,很多人流动性卖血,他们今天去河南、河北,明天就会去山西、陕西,后天就会去山东、安徽。这些流动卖血者,一人就持有3~5个“献血证”,成了专业卖血人。这些被污染的血液流往何处,又害了多少人,迄今还是一个未知数,在传染病历史上,恐怕将永远是一个谜团。
他们卖出的血会被输入他人体内,自90年代初期,因输血感染艾滋病已经开始,2000年之后,输血感染艾滋病者层出不穷。如7岁腭裂患儿小雨(化名),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某口腔医院做腭裂修复手术,术前检查一切正常(HIV抗体检查为阴性),血小板低,输血小板100ml,手术经过顺利,9月3日出院。2003年6月,小雨出现抽搐、咳嗽、呼吸困难,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久治不愈。后被诊断为艾滋病。类似这种病例非小雨一人。另有,近2岁小儿因摔伤输血,2005年8月感染艾滋病,2006年6月死亡。
中国艾滋病疫情呈局灶性大面积发生在农村,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者。如已公开的某艾滋病高发村,该村居民3000多人,在90年代中期1500多人卖血,现在有800多人已确诊为“艾滋病”,还有500多人尚未进行HIV抗体检查。据当地农民反映,全村没有一个吸毒者,这是艾滋病传播流行蔓延的真实情况。如1999年11月份我联系到12位艾滋病病人,其中8人因卖血感染,3人因输血感染,1名虽系“三陪女”但她也有卖血史。春节前我给8名卖血感染艾滋病病人每人寄上100元钱,半月后有400元被退回,4张汇款单上写着:收款人已死。再如,2001年5月5日,我赶到某艾滋病疫区,一上午见到4位失去妻子的丈夫,如骆狮子,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领着3个孩子,缺衣少食,度日如年。为什么如此多妇女死于艾滋病,村人告诉我,他们认为女人血贱(农村人认为女人月月淌血―月经),当年,都让女人去卖血,所以,女人艾滋病发病率高,死亡者多。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死亡,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据文献报导,艾滋病病人从感染到死亡,一般2年至20年不等,而传入体内病毒之多少,个体健康之差异,营养及治疗的条件等,决定着病人的存亡时间。
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进入了感染的最后阶段,称为“症状期”,此时病人称为“AIDS病人”,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性病症,此期已无法控制病情的进展,多数人在半年~1年半内死亡。其具体情况,以病人体格的健壮与衰弱有着直接关系,身体健壮者病程进展慢,存活时间长,反之则短。
再者,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又与感染途径有着密切关系,例如:
1.血液传播:人体若输入被HIV感染的血液,其感染几率为100%,病人多在4~5年发病,6个月~1年半内死亡。作者曾遇到过一例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输了被HIV感染的血液900毫升。她半年后发病,1年内死亡。因用被HIV感染的医疗器械(以注射器为多)而传播者,其感染几率为90%,无症状期,可较输血感染者为稍长。
3.性传播:性传播的方式有多种,有文献报导,一方为AIDS病人或HIV携带者,在性交中传播,按一次性生活计算,男人传男人(同性恋),其感染几率为1 / 10~1 / 1500;女人传男人为1 / 700~1 / 3000;男人传女人为1 / 200~1 / 2000;女人传女人为1 / 10000左右。因传染的几率不同,HIV进入体内数量的各异,即便发生了感染,其存活期一般在10年左右。
西方报道:性传播的AIDS病人,存活期为11~13年。我国曾报道:艾滋病病人,第一年死亡率50%,第二年死亡率70%,第三年死亡率85%,第五年死亡率100%。
后一篇:紧急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