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祺·营销管理 |
论坛讨论地址: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396507
站店面是公司培训新人的一个重要课程,尤其是大学刚毕业的新人。公司安排新人站店面,还要求写日报,把每一天站店面的心得,写到公司的知识库里,与所有人分享。每一周公司把所有新人的销售结果做成排行榜,公布出来,进行PK,以便创造出一种竞赛中学习的氛围,让同一时期进入公司的新人,跟他们的同梯同学竞赛。落后的人看着每周总结出来的数据,读着领先者的心得报告,承受着同辈评比之下落后的压力,自然会产生“困而知之”的结果,学到该学的知识,培养出该培养的能力。
同样是大学刚毕业的聪明人,同样是选择营销作为生涯规划,为什么同样是站店面销售,结果却差这么多呢?新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且开始自我反省,在公开公平公正,以及资讯无限畅通的学习平台上,很容易发现个人能力的不足,很快地进行补强。在毕业之前,他们培养的能力高度集中在学业能力上面,包括数理化与文史哲的读写算,逻辑推理与科技运用,资讯处理与外语能力等等。大学毕业,除了少数顶尖的人,继续朝学术发展之外,其他的人能力都差不多,处于学业能力比社会上的人高很多,但是个人能力普遍较低的状况。销售结果的高低,代表着个人能力的高低。
个人能力的培养,强调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销售的过程,培养与陌生人沟通,并进行说服的能力;销售失败后,培养独立思考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的能力,进一步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站店面,与陌生的店员与店长相处,说服陌生的客户,快速培养适应力;发现不管怎么努力,每周结算的销售业绩总是落后同学,培养自己困而学之,从同学、店长、辅导员、前辈的心得报告当中不断地学习,全方位地学习,进而养成横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三个月的店面实习,竞赛中学习,在个人能力上所得到的锻炼,比得上大学4年。
传统上的观念,把学历对等于能力,总觉得学历愈高,能力愈高。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古老的科举制度转化成现代大学高考制度,以及公务人员考试制度的推波助澜之下,让许多人陷入迷思,总是把人的能力,化约成学业能力,而把更重要的个人能力与公民能力忽略掉。前几天一位市委书记,大量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人,直接任用为副局级干部,有些人还直接从大学招,没有社会经验。一位研究领导学的哈佛教授曾经说过:领导是伟大的经历。这句话说得很经典,因为只有不断地历练,才能培养出卓越的个人能力与公民能力,才能培养出卓越的领导人。领导不是靠读书读出来的,考试考出来的,而是靠伟大的经历。
这说明了当今社会,许多白手起家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学历,照样可以创业成功,在公司里照样可以领导一大堆硕士与博士。支撑他们领导企业的能力,是卓越的个人能力与公民能力。个人能力让人脱颖而出,公民能力让人领导群众。
中国人养小孩,把小孩养成温室的花朵,只要求把书读得好,其他什么都不管。美国人养小孩,很早就要求小孩独立,鼓励参加社团活动,鼓励打工挣零用钱。美国大学招学生,除了要求学业能力之外,还要求申请者附上社会实践的经验,以证明个人能力与公民能力。在“一试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之下,要求年青学子有高度觉悟,自行培养个人与公民能力,不太现实。安排给新人的第一堂课,就是针对个人能力进行震撼教育。站店面,让这群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从天上掉回人间。让他们了解到现实社会,至少在店面零售的现实社会里,学历没有用,学业能力没有用,个人能力才能让人卓有成效,避免被淘汰。
站店面除了对新人能力培养有用,对资深人员也一样有效。最近公司的发展,从熟悉的IT领域延伸到手机这个陌生的领域,成绩进展缓慢,销售不太理想。为了要了解真实状况,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之道,总部的产品经理与分公司的主管,重新回到销售的第一线,到手机卖场站店面。主管站店面,与其他分公司主管进行PK,竞赛中学习,可以把主管的个人能力再一次削尖,削得敏锐。主管的个人能力很强,在销售的第一线发现问题,可以立刻解决问题。终端通畅,销售自然可以源源不断地提升。除此之外,主管亲临现场,整个销售团队为之鼓舞,士气大振,与竞争对手在卖场短兵相处,容易胜出。
终端为王,在销售的终端培养出王者之气,从站店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