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ruck6.com/images/nofollow.gif上汽关注" TITLE="沃尔沃参股东风 上汽关注" />减小字体
http://truck6.com/images/plus.gif上汽关注" TITLE="沃尔沃参股东风 上汽关注" />增大字体
就在日产把中国的战略重心向轻型商用车业务调整时,上汽刚刚成立不久的商用车事业部,目前正密切关注着东风与沃尔沃的重型商用车项目合作的进展。上汽集团总裁陈虹已经委托商用车事业部,“密切关注事态进展,收集相关信息”。
已在中国拥有申沃、华沃和西沃三个合资伙伴的沃尔沃,今年年初与东风、日产达成框架性协议——入股东风有限(东风与日产合资公司)的重型及中型商用车业务。
沃尔沃将合作的目光投向东风,引起了陈虹的警觉。因为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简称申沃)是2000年沃尔沃客车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的客车企业,也是沃尔沃在中国的第二个合资伙伴。
按照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一家外资企业一个类别的车型最多只能建立两家合资企业。目前沃尔沃在中国已经有三个商用车整车合资项目,一旦参股东风的谈判进展顺利,沃尔沃很可能合并中国业务,为合资进程让路。申沃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整合的旋涡。
参股东风突破现有政策
“我们与东风签订的只是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框架合作协议。”沃尔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沃尔沃与东风是否合资还尚难确定。但是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沃尔沃集团正在和东风有限商谈购买日产手中东风商用车的股份,借此能在商用车领域与东风展开全面的合资合作。
沃尔沃在1999年将轿车业务卖给福特汽车后,精力便集中在卡车上。沃尔沃不希望在卡车方面落后于其国外竞争对手,同时,为了达到其年增长10%的经营目标,沃尔沃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并购,欧洲和北美市场沃尔沃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很难再取得高速的增长,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其扩张的目标。
作为全球销量第二大的卡车制造商,沃尔沃目前在亚洲市场占有率仅为0.7%,与其在欧洲、北美市场所向披靡的表现相差甚远。
如果与东风汽车集团保持长期的合作,凭借东风在中国卡车市场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产品和渠道资源,沃尔沃将很快打开中国市场。
目前除申沃之外,1994年沃尔沃客车公司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简称西沃);2003年,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简称华沃)。
沃尔沃要联合东风扩张中国市场,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就是政策。如果国家发改委不能批准的话,沃尔沃很可能会整合现有的在华合资企业,以让出合资名额。
沃尔沃公关部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假设沃尔沃和东风的合资前提成立的话,进行中国业务的整合也势在必行”。
申沃之于上汽
沃尔沃和东风如何合作,合资以后谁将继续生存?谁会被整合?这正是陈虹所担心的。据记者从上汽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上汽正在积极与沃尔沃沟通,以了解沃尔沃的真实意图。
"申沃何去何从?"上汽主管商用车业务的副总裁肖国普以"问题敏感"为由,拒绝回答。上汽申沃高层对此也讳莫如深。
对上汽而言,申沃虽然不是上汽最大的销量和利润贡献者,但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申沃已经得到了上海所有的公交车业务订单,在上海"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指引下,随着越来越多公交线路的开通和公交车辆的升级,仅仅这块领域就能维持申沃自身的运营。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公交的升级,这对生产中高档公交车的申沃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除此以外,申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上汽一个品牌宣传的窗口。目前上汽正采取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发新能源公交车,并计划使其驶上世博会。而申沃公司(SUNWIN)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中国解决公共交通方案、客车制造和服务的首选企业,成为沃尔沃客车集团中最好的企业之一。
申沃对于上汽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有了申沃的存在,上汽已经成为一个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各个领域的"全面开花"的汽车企业,陈虹显然不愿意失去这块业务。
沃尔沃整合谁?
汽车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申沃被整合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产品不及西沃丰富,仅仅以公交车为主,但申沃有稳定的客源,以后只要多开发几个具有规模的沿海城市市场,就能使企业的生存状态更趋良好。
沃尔沃公司所在地瑞典哥德堡已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以销量2569辆的成绩,排名客车企业第14名。
按照沃尔沃最初的设想,三家合资企业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西沃以豪华旅游客车及高档城市间客车为主,申沃和华沃则分别专注于公交车和重卡。沃尔沃公关部相关人士认为,"沃尔沃与西沃和申沃的合作是愉快而顺畅的,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事实上,沃尔沃最头疼的是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在与东风接触之前,沃尔沃与中国重汽在2003年合资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重型汽车合资企业济南华沃,但是总投资额16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在投产后并没有达到沃尔沃的预期目标。
2005年12月,沃尔沃发函中国重汽,暂停了发动机合作项目的框架协议。据知情人士透露,华沃经营欠佳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华沃产品比一般国内产品的价格高出一半。
另一个因素是中国重汽在合作中采取了两手策略,即借沃尔沃技术专心研发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掌控中低端产品,把自己无法掌控,又受国家限载政策影响的高端市场留给沃尔沃,使沃尔沃难以施展拳脚。
"沃尔沃需要合资名额的话,济南那块最危险。"业内分析人士贾新光认为。但他同时表示,如果发改委不批准,那申沃和西沃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整合的问题。对此沃尔沃方面表示,在明确规划没有制订以前,这些还预见不了。
目前西沃正加紧自主研发的步伐,两款新车——西沃880、990系列都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而华沃自主研发的产品,市场远远好于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存在与否,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沃尔沃集团如果以撤资的方式获得合资名额,那么至少需要从两家合资企业中撤资,所以这种可能性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