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俞凌琳
俞凌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60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国企业收权 进口车“变道”

(2007-01-18 13:39:32)
分类: 21世纪经济报道已发表
跨国企业收权 进口车“变道”
2005-10-25 13:00更新 来源:全景网 2页/共2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论坛精品 | 十运会亏了多少亿 | 中国股民需要什么样的证监会 | 川大讲师的工资条
财经热词 | 富豪隐私揭秘 | 富婆生活记录 | 超级女声 | 职场薪情排行 | 白领生存

与一汽-大众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由其专门负责进口车业务。

对于以上两种模式的选择,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基于进口业务量的大小。“若业务量较大,跨国公司一般独资经营,因为没必要与人分,若业务量不足以支撑新的独资公司的开支,那还不如交由合资公司经营并与之分成,因为这样还能借助对方的资源。”他说。当然,按照《办法》,取得进口车国内代理权的企业还可以是纯粹的与境外企业无资本联系的企业,但目前尚无一家。

某跨国

今日焦点:
· 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 ...
· 地产预售可能按15%利润率征税 开发商抱怨 ...
· 尚福林对话美财长斯诺 首提资本对外开放三...
http://cn.yimg.com/i/cn/news/text_img.gif进口车“变道”" TITLE="跨国企业收权 进口车“变道”" />
· ·
· ·
企业外方代表则表示:“关键在于,目前很少有经销商有资金实力玩转整个中国业务。”不过,无论选择何种模式,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随着总代理商的确定,进口车的货源已由该总代理商全盘控制,“我们拿车只能通过他们的总代理。”一位进口车商说。价格“收权”

货源的全盘掌控直接带来的是总代理商对进货价格的统一,而新的定价由于增加了新的环节,使进口车商的成本陡然上升。

“价格肯定是比以前贵了,如某款车,以前我们有8%~10%的毛利,但现在卖同样的价格,毛利至少会减少一半。”某进口车商无奈地表示,“现在车价都由总代理统一定价,以前我自己进口成本只要30万元的车,现在对方定价要35万元,但销售价都是38万元。”

对于新的定价明显攀升,该进口商认为,主要原因包括总代理为防范汇率风险给车价“注水”、采用境外的运输公司增加了运输成本、所需人力成本管理费用及其自身赢利的攀升等,“事实上,我们已从原来的一级代理商变成了‘二级批发商’。”该经销商表示。

而随着价格体制的变化,原来进口车商资金压力小于国产车的优势也不复存在了。“以前我们先通过远期或即期信用证打款30%订货,3个月左右车到保税区,并不需要付款,一般待车销售完毕才需要付余款和税款,有些车商甚至直接拿客户的钱付清这些款项,所以资金压力很小。”某进口车商透露,“但现在首付30%后,车一到我们就需要把剩余的款项付给总代理商,而且由于新车价以人民币定价,所以经销商所需付的余款包含了税收、运输汇率等所有费用,这就与国产车的付款方式一样了。老实说,‘落地完税制’的正式实施与否我们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我们已经提前实施了。”网络“收权”

除了高成本的近忧,进口车商的远虑也不少。“根据总代理的网络规划要求,我们都要陆续建立4S店。”一位正在为建4S店发愁的进口车商表示。但是进口车4S店何时才能赢利呢?众所周知,国产车相对保有量较大,所以单车利润减少后,售后服务还能支撑,但这在保有量相对较少的进口车上是很难实现的。

某进口车商对此预测:“从目前的操作模式看,进口车网络正在拷贝国产车网络模式,这就难以避免,当进口车商网络布局完善后,为了促进网络的销售,进口车也可能采用国产车一样的‘阶梯式’返利方式,这样我们也将与国产车商一样面临被‘压库’的风险。”

以前进口车商虽然与厂家之间也有一个完成量的协议,但协议数量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其盈利情况,因为进口车商每销售一辆车,该车的赢利就直接实现了。而国产车商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年底厂家的返点,所以每到年底,那些未完成年度任务的商家,为能如数拿到返点,不惜冒压库风险大量进货。

“进口车总代理商为了扩大销售,难免不会如法炮制国产车模式。”业内人士也认为,“总代理必然对境外企业有承诺,‘阶梯式’的返利方式是最好的转嫁风险的方式。因为已经进行了大规模4S店投资的进口车商无力抗争。”这就意味着,进口车的网络已像国产车一样被厂家牢牢掌控。

事实上,为了避免进口车渠道之变的风险,一些进口车商已经逐渐将业务或转移或扩展到国产车领域,“毕竟国产车在售后服务上收入还算稳定。”某进口车商说。(每日经济新闻俞凌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