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议77 寨卡病毒被输入,虽应谨慎但无须恐惧
(2016-09-07 21:06:48)
标签:
寨卡病毒 |
一个干干净净的城市,怎么会被小小的寨卡病毒扰乱?为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寨卡病毒吧!
寨卡病毒与我们较为熟悉的黄热病毒同属于一个科,最早的发现也是从一只用以研究黄热病的猴子身上分离出来的。不过与黄热病引发的高热、黄疸相比,寨卡病毒引发的疾病,症状要轻很多,主要以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以及结膜炎,头疼、肌痛等症状为主,有时可能还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多数患者能够在一周左右自愈,如果不是刻意检查,很可能让人以为不过是患了一场普通的感冒而已。
当然,如果问题到此为止,寨卡病毒完全可以列入普通的流感而已,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监测它呢。那是因为寨卡病毒对正在孕育的胎儿有着特殊的毁坏力,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间,有4000例感染过寨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患有“小头症”的畸形儿,比正常产妇高了20倍。而小头症是对孩子伤害力极强的一种疾病,头小畸形只是最为表面的现象,真的问题是脑发育迟缓,脑重量很轻,智力及身体的发育都落后常人,语言及行为发育障碍,有的病人有惊厥,肌张力增淋巴,甚至有痉挛性瘫痪,孩子的整体寿命也不长。
所以说,小头症才是寨卡病毒真正的可怕之处,也是国际卫生组织对其格外关注的真正原因。
寨卡病毒与它的“远房亲戚”黄热病毒一样,主要通过蚊虫传播,这也是南美洲、非洲等气候湿热、蚊蝇易于繁殖生长区域寨卡病毒易于传播的主要原因,新加坡城市虽然干净,但并不能完全避免蚊子的骚扰,有了病毒的携带者入境,就很难避免其传播开来。
与大多数的病毒感染一样,对于寨卡病毒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人类染病之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休息饮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一些流感病毒,人类已经研发出了疫苗,但寨卡病毒还没有疫苗可用,目前可做的就是减少到相关的疫区,避免与蚊虫接触,保护好自己。
我们国家对寨卡病毒非常重视,即便在春节前蚊子在我国大多数区域还没有活动空间的时候,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就针对寨卡病毒的防控做了较为周密的部署,对于寨卡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及上报流程都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所以我国对于寨卡病毒的防控应该是早已森严壁垒了。
尽管如此,但如果真的因为多例病例输入的原因,在目前蚊虫仍然活跃的秋末,依然不能完全杜绝寨卡病毒爆发的风险,对此风险,大家应该小心谨慎,但没有必要过于恐惧,毕竟其破坏力还是不能与“非典”“禽流感”相提并论,如果有了怀有小宝宝的孕妇,减少出门,保证居室没有蚊子,应该也是较为安全的。
郑山海(医生)
新京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9/07/content_65129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