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时评扣押警察 |
江苏的德安医院是一家慈善医院,但在这家医院里,最近却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闹剧:该院一名53岁的“中风”患者张某,因欠下2000多元医疗费被该院送出院,后流落街头。3位社区居民与茶山派出所警务人员一起送张某回德安医院,医院却拒绝接收,坚持必须把张某带走,否则警务人员也不能离开医院。而警务人员也真的被扣在了医院,后来警方出动了10辆警车,花费了30个小时,才将这些警务人员“解救”出来。
乍一看来,这家医院理当遭受谴责。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地方,把经济利益远置于患者健康之上,实在与自己的功能定位相违背。更何况还挂着慈善医院的牌子。不过,仔细斟酌,这家医院似乎也有“委屈”的地方。因为,病人张某是一名“中风”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这样的患者需要有人照顾,但未必需要住院治疗。即便住院,其重点也不在医疗方面。把这样一个无人照管的病人,完全交给医院,对医院也不公平。
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医院虽然多为公立,但在运作过程中又几乎都是自负盈亏,在这样的情况下,总是强调医院的公益性,而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必定会成为医院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即便是公益,目前的医政管理中,对于医院在免费救治方面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急重症患者中,对于慢性疾病,各地均没有硬性要求医院公益医疗的要求,考虑到这些因素,这家医院的作为,也算情有可原。医院拉着警方一同承担责任,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这件事情的核心其实是,面对张某这样需要长期照顾的人员,究竟谁来负责?因为这个责任不明确,导致需要照顾的人群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就拿此事来说,张某虽然有弟弟,但是弟弟并非法律上的责任人,且自身似乎也无力照顾兄长;派出所接到报警,需要出面,可是派出所缺乏照顾经验,因此要转移给医院;医院虽然有这方面的能力,可是又可能面临自己的资源被长期占有,院方利益无人维护的困局。对于这个事情,单纯指责事件中的各方,必然会陷入无解的状态。要解决的话,还是需要追问,当地街道镇村以及基层的民政部门,是否有相应兜底之策。
发表于《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9/25/content_599957.htm?div=-1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925/c1003-2763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