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虽然,经过当事双方的沟通,该事件通过“私了”已经“和谐”了。但这个事件带给社会的疑问却并未因此消失,问心无愧的医院,有责任将这一事件后面的明细单,给社会公布。
其实,给死亡患者开药从流程上很好解释,这是因为现在医院的很多费用需要事后补录,由此,出现收费时间较实际发生时间滞后一两天的情形并非个例,患者死亡之后依然发生费用也算顺理成章。至于一天收取了25小时费用的问题,道理也是一样的,那就是有一小时的费用是之前某一天漏记的,补记过来后,这一天就会出现25小时的费用。
所以,给死亡患者开药,很可能只是一种误读。
但是,过程上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不等于内容上真的合理。不管怎么说,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下,一个患者在短短的13天的治疗中,花费了20余万元的费用,这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而言,都不是一个可以轻松绕过的数字,医院有责任将如此巨额花费的缘由进行详细的说明。
ICU是英语Intensive
然而,由于医疗需要,ICU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家属大多时间被隔离在病房之外,与此同时,ICU的病人大多比较危重,往往自己不能有效记忆治疗过程,这又导致了ICU的医疗信息比较闭塞,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既得不到患者的确认,家属也难有机会监督,这为有些ICU虚构治疗项目,滥用医疗设施,过度用药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些年,ICU收费引发争议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在本文提到的事件之前,在2011年东莞也曾发生过家属质疑某医院的ICU滥收费的问题。
现在又发生了家属对ICU的收费质疑,这是患者方面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诉求。家属之所以质疑,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确实发生了不合理收费,另一就是家属对某些收费发生了误解。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当事医院和患者方面的私了,这会让社会更加一团雾水。当事医院有责任将20多万的花费向社会作出真实的解释,公布详细的明细,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不迈出这一步,新闻后面的跟帖,就难以出现认可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