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是什么玩意  之二

(2012-08-08 13:55:39)
标签:

健康

 

为什么不可全听呢?因为医生的话,可能是对的,但并不一定适合你。不少医学结论也可能是对的,但不一定能在你的身上得到体现。

这就是医学的特殊之处。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中医是“伪科学”。这样的观点,总体上不大入耳,因此,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英勇地反驳。但客观讲,中医不科学的观点并不为过。这句话的问题是不够全面,只把不科学的帽子给了中医,而把西医给忘了。如果说医学不是科学,这句话就全面了。

什么?西医也不科学!这个观点可能更加雷人,较之中医不科学,似乎荒谬的更加遥远。

但很不幸的现实是,医学的确算不得科学。医学其实是一门知识,是一门技术。

 

为了更好地探讨医学,先一起聊一聊科学,也很有意思。

如今,科学似乎已经融入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离得开科学。但什么是科学,恐怕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这很正常,因为什么是科学,即便是学术界也没有完全说清楚。

 

早先时候,哲学家尼采等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晚些时候,达尔文给科学下了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再后来,前苏联的《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我们国家在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科学如此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到了1999年。《辞海》的定义又成了: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看了这么多的定义,我们似乎还是不能对科学产生什么具体的概念。

于是,有人对“科学”进行了特征归类,并总结了如下三个特征:

首先,科学结论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这是说,科学结论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重复。例如,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结冰。例如,1+1=2在算术领域是不变的规律。例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生一定的热量和水。

其次,科学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科学要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要通过严格的实验模型获得证实,而不能凭空想象。

第三,科学要具有可证伪性:也就是说,但凡科学的结论我们都可以通过找到它的对立面来否定它。这句话比较难理解,需要通过下面的例子说明。

“所有的鱼都有刺”这个结论可以被“一条浑身没刺的鱼”的事情证伪,尽管“没有刺的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会出现。但“所有的鱼都有刺”这个结论禁止了“没有刺的鱼”的存在。而在逻辑上,人们可能存在看到“没有刺的鱼”这个反例,所以,“所有的鱼都有刺”这个结论就具有可证伪性。

如果我们把上面一句话改为:“不是所有的鱼都有刺”。这个结论就没有可证伪性。因为它没有明确的对立面,我们不论看见的鱼是否有刺,都不能证明这句话有错误,更不可能通过观察世界上的每一条鱼的情况后,对它进行证伪。

理解可证伪性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可证伪不代表已证伪,因为已证伪的结论已经说明了其不正确,自然也不科学。只有可证伪而没能被证伪的才是科学。如果不具有可证伪性的结论,虽然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同样也不能归为科学。

所以,作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的卡尔·波普尔宣称: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命题理论都不是科学的,除非它们容许反例存在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