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咬碎温度计,无需紧张

(2012-04-09 08:41:36)
标签:

健康

分类: 体谅患者

 

46的《新京报》在报道北京将新建3家儿童医院时配发了一张照片,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正非常配合地接受抽血。为什么要抽血呢?配发的文字说明了情况:孩子咬碎了体温计,可能误吞了水银。

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物质,水银中毒是会死人的,因此,一般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吞服了水银,肯定会焦急万分,可能巴不得医院能多做一些检查,前往不要留下“死角”,影响孩子的未来。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水银虽然是一种有毒物质,但水银是毒性主要表现在水银蒸气方面,因为水银蒸气可以经过人的呼吸道粘膜吸收入血,并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导致中毒反应。然而,如果一个人真的吞服了水银,特别是温度计中不到2g的水银,相反,却不大可能导致水银中毒。为什么,因为水银不能被消化道吸收(吸收量仅万分之一左右),并会以原型的方式出现在消化道中,这时的危害主要是机械性的,因此,最该做的事情是通过服用蛋清、牛奶等促进水银排泄,如果需要做检查的话,可以拍个X线片,看看水银在肠道内的分布情况也就差不多了。我们在生活中说的食物引起的贡(水银)中毒,主要是因为食物中含有汞盐,这和单纯的水银是两个概念。

话可以这么说,假如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误服了水银的病人,也可能会开出一些化验单让患者抽血化验,为什么?为了规避责任。因为如果没有一些化验单做依据,若干日子以后,病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能会往倒推找原因,如果没有化验做依据,可能会落入漏诊的质疑之中。

目前,我们国家的医疗服务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相信设备而不相信医生。例如,一名病人头晕,医生如果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患者“没什么事”,那么几天后,病人出现了脑梗死就很可能怪当初的医生误诊。相反,如果医生让病人做了头颅CT,结果是大致正常,3天后病人被诊断了脑梗死,医生就没什么责任了。尽管对脑梗死这种疾病,在病人出现症状的24小时内,CT正常的概率要远远大于不正常的概率,可是CT可以天经地义的“误读”,医生误读就可能不被接受。

现在,很多医院都很忙,但忙的原因却并非医学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如今医患之间的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社区医疗萎缩的恶果,导致医生和病人的距离远了,交流少了。如果社区医疗发达了,孩子吞了水银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去处理,听医生讲讲水银中毒的原理,这可能比到大医院去抽血化验更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