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金牡蛎散,三味治疗汗多的药方,意外连续排出两粒结石

(2024-01-27 21:13:07)
千金牡蛎散,三味治疗汗多的药方,意外连续排出两粒结石

某日下午,下午快三点时小便,尿道有点刺痛,一会就尿出一粒结石。这几天不就是骑了几天自行车、吃了几天德芙榛果味的巧克力(巧克力 温补脾肾味苦敛心气)和喝了昨晚上半夜开始熬的牡蛎散(生牡蛎防风白术各4克,第一次喝此方)而已吗。

《千金方》云: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牡蛎散方。牡蛎3两,白术3两,防风3两。每服方寸匙,1日2次,酒调下。止汗之验,无出于此方,一切泄汗服之,三日皆愈,神验。

此方虽云治盗汗,但是知方机病机的话会极其广用可治很多病。

此方之配伍,是有湿邪、湿郁有寒热有风, 且湿阻阳之归则阳浮挟汗而出,表有风邪,会汗出恶风,睡卧的时侯,(荣)卫阳入阴,里有湿郁之热,则(荣)卫阳助热,必蒸蒸汗出,皮毛洞开,更受风邪,正邪战于肌表,当然要盗汗。这个方呢,类似桂枝汤的配伍。

《神农本草经》:“防风,辛温。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痹,烦满。”他像桂枝一样,祛风解表。但本经提及“目”应该还善入肝去肝风。

“牡蛎,咸凉。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牡蛎的止汗作用,一是通过清表里热,调和表里而 利水又收水湿使不外泻。二是,“除拘缓”,调节皮肤毛孔开合(即有敛涩意,敛其开则增其合,皮合则没那么缓弱,敛利其表之津汗水则不拘紧急,再者敛其阳与湿则能除鼠瘘,即除皮肤疮破成瘘管流脓水),他像白芍的作用,但是有区别,牡蛎能升能收多了散结。和防风配伍,是一对祛风止汗的好搭档。

“白术,香甘温微苦,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沿年不饥”去寒湿,温里敛阳除浮热助消化。温里化湿敛浮阳故可以止汗。生白术,除热止汗好些,炒白术偏燥热些。散剂散邪。汤剂可能没那么快(昨晚用的是汤剂)。

另外还提及白术“去湿痹,死肌”这个死肌也可作些文章,对了脚气之烂肉等或也可归死肌。“此方 一 切泄汗,服之 三日皆愈”这句话说的是疗效,对症了,三天就好。其实不但治疗盗汗(我无盗汗),对于其他的 多汗症、其他相似病机的病也效果神奇。但强调一点必须对证。虚寒盛可能要加附子黄芪等。

到了晚上凌晨一点,竟也奇了刚(一点整)想睡去小便,又尿出一粒结石,只觉尿管有东西出来,也不痛,赶紧把尿移到盆外,低头一看果然又是结石,这粒比较硬如结晶。一天之内排出两粒,应不是巧合了。就傍晚吃了桂林米粉,后回家吃了一片巧克力,牡蛎散汤一碗。猪脚香菇。刚又熬第二次,舌脉我还未看,应和以前差不多。  

为什么吃这药,见简单。所以吃了,意外发现能排石。后来验证也行,参看两次用《深师方》中的牡蛎白术散治多汗和感冒,都意外排出肾结石,对消渴也有启发。

唐以前的《外台秘要》《千金方》《深师方》中的经方也是经方,牡蛎白术散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疗风汗出少气方,用防风十份,白术九份,牡蛎三份(熬)。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匙,日三。增至二三匙。

还能治疗少气,其中白术偏收,温收,能收体表的湿到里走大肠,茯苓则是利尿类似发体内的湿走小便或者皮表。所以这里不用茯苓,因为我体证出的 ,小便类似呼气发表,而白术相反,白术类似吸气收表的湿走大肠,止汗,所以白术重用有时候能治疗便秘通便。  收浮阳于里能补气,防风解厥阴太阳之表,也能去肝郁所造成的风。所以说 “疗风汗出少气”牡蛎也是收浮阳,但是又有点清里的郁热,双向调节。

那么这个方为什么能排结石,你不是说白术收体表的湿走大肠,又不利尿怎么排石?要知道防风 是外发发表,类似呼气能利尿,,一白术收补,一防风开表,则双向调节,如一拉一扯,把郁滞水饮拉开,有助于结石的排出,而牡蛎也收敛浮阳敛汗。而且白术别录还说能利腰脐间气血。白术一样补里阳肾阳。

白术(术)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郑山山谷。

《名医别录》:术味甘,无毒,主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防风

《神农本草经》:防风味甘,温,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生沙苑川泽。

《名医别录》:防风味辛,无毒,主治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牡蛎

《神农本草经》:牡蛎味咸,平,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一名蛎蛤,生东海池泽。

《名医别录》:牡蛎微寒,无毒,主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而《古今医统大全》:"牡蛎白术散,治漏风证,饮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不治,必成消渴证。牡蛎(煅)一钱,白术(炒)、防风各二钱。右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温服。"

《医方类聚》:"饮酒中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如此之止漏久不治,为消渴疾。牡蛎白术散主之。"

《医方便览》:"胃热饮食自汗者,安胃汤、牡蛎白术散。"

《不居集》:"虚风多汗饮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弱,不治必成消渴。宜牡蛎白术散。"

而有的书上说,治疗漏风汗多,久不治,必成消渴。古消渴和糖尿病类似。也就是说难道牡蛎白术散还能治疗糖尿病,或者预防糖尿病?

不过从一些疾病容易发生于某种体质上也可以推出一些道理。比如往往,一些虚肥的人,比如中年开始发福,里有些虚之后,容易得肾结石,至少我们男方我发现好多例,虽然瘦人因为水质还是什么得肾结石的也有,但是往往一些中年发福,肾有些虚的人得结石的几率大一些。而且糖尿病也是,中年虚肥的人,久之容易得糖尿病。虚肥人也容易多汗。从这些现实现象和方子所治,是不是能找出一些规律来?

牡蛎术散

来源:方出《深师方》引赵子高方(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名见《元和纪用经》。

别名:防风白术散(《伤寒总病论》卷二),防风白术牡蛎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牡蛎白术散(《圣济总录》卷十三)、防风白术牡蛎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三)、防术牡蛎汤(《医学入门》卷四)。

主治:

1、《深师方》引赵子高方(《外台秘要》):风汗出少气。

2、《元和纪用经》:汗发过多,头眩,汗未止,筋惕肉瞤者。

组成:防风十分,白术九分,牡蛎三分(熬)。

用法:上为散。每服方寸匙,增至二三匙,一日三次,酒调下。

《伤寒总病论》:每服二钱,每日二三次,温米饮调下。

宜忌:忌桃、李、雀肉、胡荽、大蒜、青鱼、鲊等物。

加减:恶风,倍防风;少气,倍术;汗出面肿,倍牡蛎。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