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战: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标签:
挫折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本文节选自王金战畅销书《英才是家庭造就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咨询电话:400-6868-661
温馨提示:文末有福利~
◆ ◆
◆ ◆
◆
家长心疼孩子,不忍心看孩子吃苦,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也难怪,六个大人宠一个孩子,吃饭怕烫着,走路怕磕着,这么多年下来,溺爱都成了一种习惯。看孩子遇到挫折很痛苦,家长都恨不得赶紧替他扛着。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一样,孩子需要适时地经历一些挫折,因为每一次挫折都有可能磨砺出更好的品格。
我在青岛二中工作期间,认识了这样两家人。这两家人可以说很有缘分,不仅大人之间是世交,孩子之间也是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学,学习成绩也都很优异。在高二的时候,两家人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上学。为了到新的环境互相能有个照应,两家人商量,一起把孩子转了过去。没想到,她们不同的人生轨迹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两个孩子虽然在原来的学校名列前茅,可是因为原校学生整体教学水平偏低,而新的学校强手如云,她们的排名一下子就掉到了中等以下。一下子失去了众星捧月般的感觉,再加上新学校的住宿条件比较差,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哪受过这种苦,天天哭着给家长打电话。
哭来哭去,其中一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受不了了,觉得孙女在外面天天受委屈,会把身体哭坏了,就给父母施压,让他们把孩子接回来。父母一开始不同意,但架不住爷爷、奶奶的轮番轰炸,加上自己确实也心疼,就把孩子转回了原来的学校。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意志坚定些,虽然也很心疼孩子,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回来的孩子因为同学的平均水平不高,轻轻松松就能拿前五名,过得逍遥自在;留下的孩子没办法,只好在那些强手中拼命努力,起早贪黑,历尽挫折,终于也挤进了前五名。虽然名次看起来差不多,可是由于整体水平的差别较大,在高考中,留下的孩子比回家的孩子足足多考了近一百分!
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四年后,两人分别从不同的大学毕业了。当初回来的那个孩子依旧无法面对挫折,遇上点困难就哭就闹,不知道换了多少份工作,哪个也不满意,愁坏了家长。留下的孩子则变得很坚强,遇到困难也不会求助家里,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已经升任经理了。
所以我常说,趁着孩子还小,家长让他们吃点苦是有好处的。
挫折早晚都要面对,现在不面对,等进入社会了还面对得了吗?
王金战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哪些锦囊?他将其30年授课经验倾囊相授于《金战学习法》中,点这里填表咨询(填表后可找老师免费收听其中三节课!)咨询电话:4006868661
后一篇:王金战:好方法成就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