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战家长课堂6月精彩课程回顾
(2014-07-03 15:58:51)
6月底了,相信大家在学习教子之道的过程中,孩子更上一层楼了。因为,随着父母的教育意识和知识的充实,孩子成长的也就越来越快了。
6月的第四周我们金战家长学校课堂又有哪精彩的课程和分享呢?错过当堂课程的学朋友可不能再错过下面的内容啦!下面是本周课程回顾。
周二(6月24日)读书鉴赏《奖励出好孩子》
赵老师在金战家长学校课堂QQ群,和大家分享了耶鲁女教授维吉尼亚•M.希勒的一本书——《奖励出好孩子》。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方面,这是本的作者是医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专门从事儿童及家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她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两个儿子,一个生性好动而不愿意学习,另一个在学习读写方面有严重的困难,在一位母亲的调教下,奇迹发生了。两个儿子一路快乐成长,最终,双双考取了美国常春藤名校。所以,这位专业人士如何应用专业理论来调教自己孩子的,很值得一看。
许多中国家长遇到的常见问题,希勒都有一个个破解之道。在她看来,从小用“奖励”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习惯,在父母“奖励式”教育下,孩子并不会变得对每个成就都期待奖励,也不会缺乏接受批评的勇气……
TOP目录
我们的故事/ 1
第一部分 关于"奖励方案" / 5
第一章 "不!我不要!"--"奖励方案"介绍/ 7
第二章 是收买还是奖励?--关键的区别/ 35
第三章 制订和实施你自己的方案/ 49
第二部分 该行动起来啦:"奖励方案"示例/ 69
第四章 "我不跟你玩儿了!"--和他人的相处之道/ 75
第五章 "你可以快一点吗?"--按计划行事/ 91
第六章 "我睡不着!"--解决睡眠问题/ 105
第七章 "今晚不洗头!"--不再为个人卫生问题烦恼/ 121
第八章 "是他先打我的!" --和兄弟姐妹相处/ 135
第九章 "我一会儿再做!" --做家务/ 153
……
您可进入金战家长学校课堂群下载名为“奖励出好孩子.docx”的群文件。
周三(6月25日)《高中阶段学习的家庭准备》(公益课)
成老师在YY课堂,通过语音为主、文字为辅的方式讲解了如何为孩子的高中学习做好家庭准备。
您可进入金战家长学校课堂群下载名为“成老师《高中阶段学习的家庭准备》.mp3”的群文件。
周四(6月26日)《亲子沟通问题二》
小丫老师在金战家长学校课堂QQ群,通过文字方式和大家畅谈。下面是几段节选,供大家回味。
节选一
1、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2、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3、孩子与老师的沟通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根据这几年的咨询来看,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很苦闷于和老师的沟通,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家长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见到老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二是家长经常会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或者因为孩子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或者因为孩子课上不认真听讲有说话乱动等现象;
三是有些家长对老师有一种胆怯和恐惧心理,一提到老师就感觉自己缺乏勇气去面对老师;四是有些家长不把老师当回事,感觉孩子交到学校了,就应该由老师负责,自己用不着为孩子在学校的事操心。而上面的案例正是属于其中的第二种,也就是老师投诉家长的。那么家长就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在先。
节选二
小丫老师:
家长学会放手的过程就是孩子的生命由外在的“他律”力量掌控转化成内在“自律”力量慢慢形成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无律”阶段,既没有家长外力的约束,孩子自己的自律能力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个期间孩子的很多问题会表现得比放手前更加严重。这需要我们家长有--足够的定力、足够的信念才能保证继续坚持放手!否则,很容易又回到之前的状态,前功尽弃。事实上,这个时期孩子的状态已经发生变化了,孩子不再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这种自由放松的环境正是孩子“自律”能力慢慢增长的首要条件,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接纳、心赏、支持、帮助,孩子将很愿意做更好的自己,孩子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内在力量才能慢慢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就将被成唤醒!
节选三
内蒙初二小齐妈:
分享一下同事的做法:孩子热衷于玩游戏,放假了,让儿子约了还几个同学到他家打游戏,让孩子们不停地玩,累了也不让下,鼓励孩子们一直玩下去,从早玩到晚,不能停歇,最后孩子们玩得快吐了,家长在一旁一直不催促下网,而是鼓励他们玩,最后累的孩子们再也不想玩了。
您可在金战家长学校课堂群查看当天的聊天记录。
周五(6月27日)《别让玫瑰刺伤孩子》
优秀家长学员菜鸟来了在金战家长学校课堂QQ群,通过文字方式,结合自身实践和教育理念讲述了《别让玫瑰刺伤孩子》。讲述如下: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三十岁就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冯小勇提起父母怨声载道,一位名利双收的歌星坚决拒绝寡居的母亲进入自己的家门,面对心理咨询师,歌星声泪俱下——对母亲充满了无限的仇恨,尽管舆论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为什么会这样?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无论父母有无教育背景,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都努力想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他们的某些做法却与初衷背道而驰,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这种伤害是心灵上的,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的这种不当的爱就像想把玫瑰送给孩子,本意是让孩子感受到馨香和美好,却在不经意间让玫瑰的刺扎伤了孩子,致使孩子对玫瑰的记忆只有刺痛.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大致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感的缺失。
第二,自我评价较低。
第三,尊严的丧失。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孩子需要的呢?这是很多父母都非常迷茫的问题,经常有人问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
1.父母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正视自己内心的创伤,争取早日自我疗愈,展现给孩子的是一个有着健康人格、健康心态的人……
您可在金战家长学校课堂群查看当天聊天记录及群文件“别让玫瑰刺伤孩子”。
相关链接:
博客推荐:
课堂笔记
1.当孩子被父母控制,孩子的内心是要做自己,所以就会反抗父母的控制,所以也就没啥动力做自己。当孩子不被控制,可以做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知道什么是好的,就会有动力出来。
2.家长学会放手的过程就是孩子的生命由外在的“他律”力量掌控转化成内在“自律”力量慢慢形成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无律”阶段,既没有家长外力的约束,孩子自己的自律能力也没有建立起来……(阅读全文)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