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喜欢比吃穿,怎样消除其攀比心理? 王金战家庭教育36讲之家教理念

(2012-12-17 12:38:23)
标签:

孩子攀比心理

孩子喜欢比吃穿

延迟满足孩子需求

懂得珍惜

家庭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图书节选

王金战家庭教育第二十七讲:孩子喜欢比吃穿,怎样消除其攀比心理?

    有人从吃、穿、用、玩四个方面诠释了现代中学生的攀比和奢侈,出手阔绰,动辄上千元。在现实生活中,这绝非夸张。

    有一次坐地铁,看见两个孩子,每人手里拿着一款诺基亚的高端手机,正在那里对比,看看谁的手机功能多、谁的耗电时间长,还把自己的电池卸下来看是否能装到对方的手机上。有一个电池可以同时装在两款手机上,而另一个却不行,于是那个同学就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我能认出其中那款较高档的手机,还是因为同事刚刚托人在深圳买了一个,而他不在北京买却托人在深圳买的原因就是嫌这款手机在北京买太贵,这样他可以省掉将近两千块钱。一个差价都有两千块钱的手机,可想而知它有多贵,现在就这么成了孩子手中用来攀比的玩物。

    有位家长和我沟通说,孩子最近开始偷家里的钱,还撒谎。后来被家长发现,问及原因,竟然是为了买名牌衣服,怕家长不给,所以只好偷。

    追求名牌、追求前卫是当代学生的"半成熟心理"的表象,是其缘于对社会、对外界的模仿。再加上潜滋暗长的虚荣心,为了吸引周围人注意,就会在衣着、新潮电子用品方面与同学PK,你玩酷的,我超酷,我酷毙!

    孩子之所以这么喜欢攀比手机、攀比衣服、攀比吃喝,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不自信,所以更在意外在的东西。

    孩子既可以通过这些外在的条件"证明"自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因为这些东西都有父母为他们准备好了。

    一些在年轻时吃过苦的家长现在发财了,于是"再也不想让孩子像自己那样受苦了",所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金钱物质上的要求。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自己很简朴,省吃俭用,却倾尽全力满足孩子。我就曾经亲眼看见一个母亲,自己穿得不说寒酸至少也可以说是过于朴素吧,领着孩子买鞋,进了阿迪达斯店。孩子看上一双一千多块钱的鞋,售货员介绍说这款鞋功能怎么怎么多,孩子就喜欢上了。我以为妈妈不会同意,没想到她连犹豫的意思都没有,很平淡地说:"那就买这双吧。"从她的态度和孩子的神情来看,这样的鞋应该不止买过一双了。

    家长自身的虚荣与攀比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再加上精神上的娇宠与物质上的保障,无形中助长了孩子攀比的行为。可见始作俑者的家长自然难辞其咎了。

    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懂得节约、好攀比,那孩子要"面子"的心理到底是从哪来的呢?是不是家长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呢?要想让孩子不爱慕虚荣,不跟同学比吃比穿,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从各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自信了,攀比的内容就会从外在转向内在。

    第二,必要时跟孩子讲一讲家长的工作是怎样的、如何赚到每个月的收入、每月的收入有多少。让孩子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学会体谅父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从而在自己的花销上量力而行。

    第三,也可以让孩子帮忙做家庭理财,安排每个月的家庭支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又可以让孩子约束自己。

    第四,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多跟同学比较物质以外的东西。

    第五,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从而珍惜自己的所得。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马上给予,而是让孩子体会到渴望的滋味后再提供给他。因为来之不易,孩子才会懂得珍惜。

    最后,我还想提个小小的建议,也是我的一点见解。有时候,适当满足孩子小小的自尊心,为孩子保留一份面子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暂时不因为外在的东西不如别人而变得自卑,然后再引导孩子将注意力回归到内在上来也不迟。

 

相关链接

王金战教育体系36讲即将推出

16堂课玩转高考数学

跟孩子讲话是要备课的

作业如山,如何帮孩子巧用题海战术

孩子奋起直追,先学新内容还是先补旧内容

家有高考生,家长的心态怎样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