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节,反思父亲的责任

(2012-06-16 11:10:43)
标签:

责任

中国

父亲节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父亲节,反思父亲的责任

 

    国人喜欢热闹,诸多的传统节日还嫌不够过瘾,又潮来许多外国的,诸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之类,跟着一起分享快乐、浪漫、休闲与文化。另外,一年中还有几十个“日”,比如世界地球日、气象日、人口日、微笑日,电视日……在有限的“日子”里,体现一份责任与担当。

    可见,跨界穿越已成必然。而有的节日却“引进”不了,比如“斗牛节”,恐怕少了神勇的精神土壤,或是吹牛行,斗牛不中。

    父亲节源自美国。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养大的。许多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会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它州也庆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百善孝为先”。舶来一个节日孝敬父母大人,给孩子一个表达感恩的机会,给大人一次获得孝敬的感动,让亲情在互动中加深增厚,真的不错。

父爱如山,父亲在子女成长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爱无声,父亲常常以厚重的形象反衬妈妈的唠叨,从而得到子女更多的敬畏。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男孩子,父亲伟岸与粗犷的形象会令他们联想到男子气概。同时,孩子还可以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社会的适应性,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

    同学们,利用这一节日,表达你们对父亲的尊敬与感谢吧!我衷心祝福天下父亲节日快乐!子孝父心宽,虎父无犬男。

    这一天,理当多加褒奖父亲,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有一些父亲愧领了子女的敬畏,因为,在教子过程中,出现了父亲的缺位与错位。

    我所说的“缺位”,是指父亲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一般而言,孩子从抚养到上学,多数是母亲唱主角,婴儿料理,幼儿托管,入学接送,作业监督、家长会议,如此琐事,常常是母亲独自操劳。父亲常以在外打拼、事务繁忙,应酬不暇,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责任,孩子的家长会都极少出席,对孩子的成长状况关注甚微。“养不教,父之过”,不负责任的轻率导致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可怜的孩子更不知父爱哪里去了。

    我所说的“错位”,或是溺爱有加,娇惯纵容,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品德教养的培树,乃至父亲用自己的不良言行,成为孩子的负面榜样,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或是严苛无度,一味的批评和巴掌。只在孩子犯了大错误的时候才会插手教育,习惯用"武力"使孩子屈服。因此,在大多数孩子的印象中,父亲常常是"暴力"的代名词。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父亲本身就是规则和权威的代名词,如果父亲再用十分严厉的态度来教育孩子,这只会使孩子对父亲产生畏惧情绪,影响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一个在畏惧中长大的孩子,其性格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但如果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加入一些柔性因素,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拉着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就会觉得父亲的严厉中充满爱意,从而会顺其自然地接受父亲的教育。

    在父亲节的时候,我批评不称职的父亲,似乎有些扫兴。但我的初衷在于,唤起中国父亲的责任意识,多多关注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中国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多数为女性,妈妈、护士、保姆、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老师,大学的导师,阴柔之美,包裹其中。多少因素关系到男生阳刚之气的形成,故有了“阴盛阳衰”的慨叹。当下,中国男排无缘伦敦奥运,也被批评为“娘娘”的精神状态。长此下去,甚至令人担心,未来的保家卫国战争中,将难以见到敢于拼杀的勇士,难以听到拔山盖世的断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