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家长会过后没几天,没有任何通知,更没有任何送别仪式,一位新的世界历史老师出现了——原来的历史老师被学生成功“逼走”,学生最终取得“胜利”。
暂且称之为一场换师风波,就此,我和然然有过多次探讨:
1、
就这位老师而言:
相信她也是有着优秀的背景才被学校录用,来执教世界历史荣誉课,她肯定也是抱着良好的愿望实施自己的教学理念,为自己的人生写上亮丽的一笔。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面对截然不同的环境和学生群体,她过于让学生自学不太讲课的教学方式渐渐让学生不满。没有获得良好第一印象,这是第一个失误。
面对学生的上课质疑,她不仅没有接受反思,而是以布置大批量作业作为惩罚,更激起学生群愤,导致事态不断扩大,被学生捅到学校,家长也向学校反映,让自己身处险境。这是她的一个更大失误。
这时她才意识到需要转变,及至家长会后,她更加努力改变,但已回天无力,现实的残酷在于,没有预留时间让人改正失误。导致不得不黯然离去。
毫无疑问,这段经历会带给这位老师伤心的记忆,同时也应该带给她很多思考,以后应如何适应新环境并改进教学。
我和然然的结论是:
(1)到一个新的环境,要努力留得好的印象;一旦第一印象不佳,以后会难以补救;
(2) 凡事虚心接受意见,多反思,多改进;
(3)识时务者为俊杰。
2、 就学生而言:
肯定有同学为推翻老师付出代价。
一位男同学出于对老师的不满,在课堂上恶作剧,并公开与老师对质,违反了校规,被学校处罚:勒令休学两天。(不知会否记入档案?)
还有同学甚至在网上成立类似讨伐小组,更有同学搜集民意,征求签名,目的都在于赶走老师;
然然则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没有加入他们,而是在家长会上善意地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
事实上,当老师走后,有同学对自己过去与老师针锋相对的过激行为感到惭愧和懊悔,而这时已没有机会对老师说对不起。
(然然说到这里就很动情,很同情那位老师,说她很可怜。不过她自己就没有愧疚感,因为她真心想帮助老师。)
我和然然的结论是:
(1) 对人有任何不满都要以对人的尊重为前提;
(2) 表达诉求和意见要通过合理的方式;
(3) 无论如何,都不要做任何过激的行为,最终会自讨苦吃;
(4) 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做跟屁虫。
(5) 做人要给双方留有余地,珍惜与人的相处,不要刻意树敌,不要为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3、
就学校而言:
这件事也反映出学校严谨认真的管理方式。
一方面,听到学生反映后,校长亲自去听课,相信背后肯定会做老师工作进行督促改进;另一方面,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惩罚,以示警示。同时,随着事态发展,师生情绪对立,预见到将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学校紧急寻觅合适替代人选。
新来的历史老师依然来自美国,35岁,据说教学级别很高,履历也很丰富,去过不少国家。他知识渊博,同样是让学生自学为前提,不同的是,上课时他会给予幽默风趣的讲解,同时大量拓展与历史有关的文化、俚语,同学都很佩服。
4、
就家长而言:
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意见,一般会第一反映给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诉说时会带着明显的情绪倾向,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部分父母会站在孩子立场,对老师产生不满,继而对学校反映;部分父母会保持冷静,从老师角度去考虑,全面分析问题,给孩子合理的情绪疏导,或者以缓和态度跟老师交流提出建议,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生活处处是课堂。
这就是这场换师风波带给我和然然的思考。
本文转载自金战网超然的博客
http://www.wangjinzhan.com/blog/?uid-7895-action-viewspace-itemid-26781
【老王点评】当孩子的老师被成功“下课”,这位智慧的妈妈就此事件与孩子进行的全方位分析,对老师、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等在类似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应对措施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相信与妈妈如此深入的探讨,孩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将会更加成熟、理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