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有个怪现象,考大学前学生、家长及学校都在玩命,但考上大学后好多人却立即松了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多高校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机制和氛围。即使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虽然学习氛围很好,但培养的高材生也大都以出国作为首选目标,优秀者成为高级雇员。但哈佛大学却以培养雇主为目标。所以客观地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培养机制等方面,与西方还存在很大差距。更可悲的是,学生拼了命的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拼命的结果追求的是一种失业的命运。对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既没有学到创业所必需的激情和技能,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个大学上的究竟有何意义!所以我个人看来,如果在国内考不上名牌大学,家庭经济条件又允许,出国学习可以作为一种选择。理由如下
一中国的中学教育世界第一,有了国内良好的基础,到国外一般都会成绩突出,获取奖学金、成为优秀毕业生等都是较容易的事。
二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中国留学生的突出表现,国外大学大量扩招中国学生,使得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
三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更有利于人的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中真正能够学到本事,从而为一生奠定基础。
在是否出国,如何选择学校,选择哪个国家的学校等方面,都是需要家长仔细考虑并帮助决断的,在没决断前需大量查阅各个国家及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信息等,这些是别人没法取代的,好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大家解决了这一问题,只要用心一定能帮助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我新出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专门有如何办理申请、入学、如何适应外国学习环境等内容的介绍,可给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郑重声明,以上观念只代表本人观念,只能适用部分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