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秘鲁)——马丘比丘的纵情一跃

(2013-01-23 22:08:09)
标签:

南美洲

秘鲁

马丘比丘

印加文化

世界遗产

分类: 旅行有时

只要拥有翅膀,世界上就没有飞不到的地方

http://s4/mw690/4b2144b3xd405139e4613&690    我想,如果一个人无论如何,还是想寻找世界的意义

   一个人越过千山万水,是想能看到世界上终有一处
   可以缅怀最近一次人类文明覆灭的地方,
   一个崇拜太阳并有着神秘宗教仪式的地方,
   那么,这个人可以去马丘比丘找一找。


http://s2/mw690/4b2144b3xd3f03c601d01&690


    对于很多去秘鲁的游客,甚至是南美人自己来说,去参观"消失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都会是他们旅行中
最为重要的一刻。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我从未想到过有一天我会站在印加古城的石阶上,这好像是个梦。旅行总是像个梦,在开始旅行的第一天尤其如此。飞越不同的时区,好像是逃离日常生活的一种仪式,然后,两耳嗡嗡作响地坠落到另一个世界中,一个更富有意义的世界——马丘比丘。它的历史如此神秘,其高山之巅的惊人位置和精美工艺水平又闻名世界。无可争议,这里就是南美大陆上最为壮观的考古遗迹。马丘比丘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对神秘力量的敬畏,更多的还有对文明的缅怀之情。


前往马丘比丘,为了避免被从库斯科坐火车来的一日游旅客所吞没,们提早坐火车到位于马丘比丘山脚下的热水镇过夜。山区昼夜温差很大,或许是疲劳,两千多米的海拔,竟也头疼的厉害。到了客栈丢下背包躺在床上就已经动弹不得,小满用了独门“满式按摩法”对我治疗了好一阵才些许缓过劲。为了给第二天的登山储存能量还是坚持着和大伙儿出去吃了晚饭,回来后就早早躺下。


早上六点多醒后,头晕的症状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脑细胞的亢奋。吃过早餐,搭乘山脚的中巴车到达马丘比丘,门前的游客队伍井然有序,从检票口开始出发,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走到迷宫一般的马丘比丘主大门,在这里遗址揭开了面纱,展现在你面前。


http://s11/mw690/4b2144b3xd38c7681215a&690

 

遗址后面有一座险峻的Huaynapicchu瓦伊那比丘,海拔的原因使得每一位来马丘比丘的游客都要先攀爬到这座山顶感受一下鸟瞰群山的壮观。 Huaynapicchu非常陡峭 ,要沿着山路向上攀爬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顶,我向来对登山都有无比浓厚的性质,加上前面遇到了俩日本人挡道,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在多次的角逐之后,最终成为了一行队伍中最先登顶的。


当你气喘吁吁的站在山顶,此时云雾渐渐散开,阳光洒向了山坡。眼前的斑斓景象使得马丘比丘就犹如嵌在群山中的一颗宝石,夺目无比。“之”字形盘山路,高耸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


http://s1/mw690/4b2144b3xd3f03368e700&690

 

十点左右慢慢从Huaynapicchu下山,开始进入马丘比丘遗址,古城遗址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

 

高原的阳光热烈而火辣,鼻尖泛红,脸上发烫,拿着手里的地图按照标示寻找曾经的太阳神庙,神圣广场,三重门,圣器室,栓日石,以及以前的工业区,居住区......”



http://s12/mw690/4b2144b3xd3effbf1b52b&690
  上图为圣器室,大门处有两块著名的岩石,据说每一块都有32个角,每个角都跟毗邻的石头上的角紧密结合


http://s4/mw690/4b2144b3xd38c2acdae93&690
             导游手里拿了一张手绘复原图,原来左右两边石墙上的坑是以前固定门闩用的。

http://s3/mw690/4b2144b3xd3f0095b5122&690
             区域中心为一个天然雕刻的兀鹫头,它后面的天然岩石就像是兀鹫伸展的翅膀

    马丘比丘处处是梯田、通道、宏伟的建筑与宫殿。这里有痕迹显示出沟渠、水池、浴池、以及玉米、土豆和其他蔬菜。高低不一的梯田和道路用石阶相连。这些古迹,从西班牙入侵时期就是一个谜,一直被莫名其妙地忽略了。有的说是因为印加部落间的内战玷污了这里的美丽的圣洁。
 
  
    当地人把巨大的花山岗岩石块砌在一起,却又不使用砂浆。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块,意被如此巧妙而又精确地相互拼合起来,成为一体,所筑成的石墙,使人难以觉察到石块间的接缝,看上去,它好像本身只是一大块石头,这远古时期如此超凡的技巧,非常的太不可思议!
 

    有人断言印加人不可能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马犬畜,没有车轮知识的年代里,建造出如此绝妙的砖石建筑。他们确是极具智慧的民族,即使如此,若没有用来进行切割与运输整块巨石的实用工具,决不可能建造出马丘比丘来。

    鉴于这一点,便开始传出了外星人光临,上天之灵的创造等等妙说。另一个更简洁的说法则把这一切归功于印加帝国的祖先的成果。虽然人们迄今无法断定,马丘比丘是如何建造而成的,但是它的存在,总使人们饶有兴味地想探知更多一些,关于创造了这一伟迹的那些神秘而又充满了智慧的先祖的一切。 












 太阳崇拜

 

   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城中最著名的 拴日石是一块精心雕刻过的怪异巨石,据说印加人在每年冬至的太阳节时为祈祷太阳重新回来,会象征性地把太阳拴在巨上,拴日石由此而来。


直到今天,对太阳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间流传。在这座古城关于太阳崇拜的建筑也随处可见 

                                                      

   印加帝国雄霸一方,遗憾的是直到他们突然失落,印加帝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者还没有被发现)处于结绳记事阶段,印加人的历史完全依靠一代代印加人的口耳相传。只有马丘比丘古城默默告诉你当时的文明有多么发达。

                                                       

http://s15/mw690/4b2144b3xd3f006001cce&690

  

葬礼石守护棚可一览全城

   如果想看到整个全景,并拍摄一张经典的明信片,可以爬上Z字形台阶前往Hut of the Caretaker of the Funerary Rock(葬礼石守护棚),这里是遗址内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已经修复了茅草屋顶。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在上面图片左下角有个石门,听导游介绍说,那就是以前进入整个城区的大门。

    山区天气多变,中午艳阳高照,下午就开始飘起了丝丝细雨,爬到山顶正好可以在茅草棚里小憩,站在山顶端你会有一种独立苍茫的感觉,所有的世间繁华都在遥远的群山背后。


    
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熟悉的曲调,“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生充满了各种决定,转折,冲突与巧合,许多必然与偶然把我带到了这个失落之城,真实的站在了它的身旁感触呼吸。

  

    智利诗人聂鲁达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受马丘比丘启发的《马丘比丘之巅》: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http://s12/mw690/4b2144b3xd38c3f475d2b&690

 

这里让我找到一种很久没有到来的安静,再容易急躁忙碌的人,也会在这样的温馨对待里安静下来,和自己的身体独处,和这百年古城独处。

 

 张开双手,慵懒的躺在一片斑斓的草地里,将自己埋入沁人心脾的青草中,微风裹挟着新鲜泥土的气息。

 天地间的静逸使你忘掉了一切烦恼与疲惫,看到自己的灵魂生出了一对翅膀徜徉在蔚蓝的天空中依然自得。


   



-------------------------------------------------------------------------------------------

                                       背景资料

 

马丘比丘的发现人物

    16世纪中叶,当秘鲁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后,民间就一直相传: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脉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300多年间,探险家们多方寻觅,均无所获。直到19117月的一天,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三世(Hiram Bingham III)在距印加古都库斯科城120公里、海拔2400多米的群山之间,发现了这座被白云和密林覆盖的高原城郭。考古学家无法得知它的原始名字,于是借用了附近一座山名,称其为马丘比丘。

 

考古发现(加上最近对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读)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休养场所(类似罗马庄园)。围绕着庭院建有一座庞大的宫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庙宇,以及其他供维护人员居住的房子。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也不超过750人,而在没有贵族来访的雨季就更少了。印加王国选择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

 

相关猜想:

第一个猜想是功能。强大的帝国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座空中城堡?建筑位置、难度、都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承载的负担。印加的统治者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建设城堡呢?为了防御?为了最后的退守?为了生产?多少年来,考古学家对这个神奇的古城产生了众多的猜想。最有说服力的猜想是,祭奠神灵。


第二个猜想关于建筑。印加古城的建筑,全用巨石建成,见不到灰浆的痕迹,在那个荒蛮的时代,达到如此的工艺水平是一个谜。更重要的是那些巨石,古印加人从哪里用什么方法搬来的?在崎岖狭窄而危险的山脊上,把巨石运上山巅几乎没有可能!秘鲁科学家认为印加人并没有在悬崖峭壁上搬运巨石,而是在山巅就地取材的。他们在选定的山巅就地采集岩石制作砌块,在山顶开出了一片9万余平方米的开阔平地,垒筑古城。然后把剩余的石块、碎砾全部扔下了山崖,在山巅留下了这座奇迹般的古城。




--------------------------------------------------------------------------------------------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