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
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
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行,
这是一条悲喜交加的道路,
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
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
摘自卡玛《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
花鸟画给人的感受应该是怡情怡心,宁静娴雅的,这是一种基本功能。无数代人,从不吝惜在一草一木身上
花功夫,同样画的是草木,但也各见性情雅俗,修养深浅。纵观历代花鸟画作品,令人深受感动的是古人对艺术
创作的“真诚”,对技法的把握,对内涵与意境的追求。
人首先要了解自己,这种了解不是通过别人眼中的你,而是对自我的不断审视与反省。也可通过一些方式帮
助你寻找自己。比如,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艺术经典大师,你为什么喜欢这种风格或这几个人,因为他的审美,性情乃至好恶与你是相近的。当这些画家与你心灵相通,没有交流障碍的时候,再去了解他的生平,从中寻找与你不一样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找到真正的自己。
临这张郎世宁的作品也是一时偶然兴起所致,好的作品从中一定是可以读出画家心境的,让人愉悦让人思考。
读画的过程中,时常会联想他在坐落于紫禁城御花园与庭院之间的一个平房里作画的情形:冬寒夏热,冬日里,每日画前还必须把一盘盘颜料放在小炭炉旁以免凝结,除绘画外还要修习汉文和满文。康熙不喜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黑乎,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笔触稍有踌躇,画作就毁弃。种种困难都因他的严谨与认真,终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的新体画。
他的画作中西技法于一体,精细逼真,不同于历代的宫廷绘画。
郎世宁死后被赐予侍郎之衔,在总计536卷的《清史稿》里,对他的全部记述是:“郎世宁,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赏异。凡名马,珍禽,异草。命图之,无不栩栩如生。设色奇丽,非秉贞等所及。”
画画的和看画的常有联想,这是一种心灵的联想。
因为画画是真实的,看画也是真实的。
画画也像写字一样,不断写下的文字,画下的笔墨,它总会把人带到一个地方,带出一种境界。
人生是一场修行,绘画亦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