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动了新一轮价格涨势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向上模仿律”,说的是人们的行为模仿所选择的对象总是那些地位、身份高于自己的人。
成语“上行下效”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春秋时齐景公射箭,即使没射中靶心,百官也高声喝彩。事后臣子弦章对景公说:“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这就是古人说的‘上行而后下效’。”
现在能够强行调价的商品是什么?垄断资源,诸如:水、电、暖、油、气等,都是垄断下的公众生活必须品。
邢台的天然气价格现在又涨了,其实在去年就上调过一次,后来又马上叫停了。因为省里有政策,价格形势吃急不让涨价。邢台天然气调价在前,一马当先,又悬崖勒马。现在风声过去了,重新跃马扬鞭。
遍看周围的涨价行为,无不与垄断控制有关。水与水处理费、电价上涨、燃油价格更是在油企巨额利润的情况下一波涨过一波、供暖价格涨潮已过维持在高位运行。
据传,2010年中石油利润1399.9亿元,日赚3.8亿。支付职工现金为827.37亿元,平均薪酬为14.97万元,相当年利润的59%。在各地电企、水企、热企的职业收入和福利普遍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已经是公开默认的事实。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必须品价格本应该维持低价运行。现阶段让国家补贴恐怕不太现实,但绝不能以赢利为目标。企业的正常提留也是必要的,但出现员工福利过高的情况就很不正常了。
反观一些价格放开的商品,稍有涨价苗头,则会受到发改委的调查。据说,昨天,发改委的领导批评了白酒企业的领导,原因是白酒涨价太多。想想都可笑,白酒价格早已放开,轮得着你发改委领导批评吗?一涨一查,让人看到一个基本事实是:垄断资源引领了涨价态势,其他行业竞相跟风。有关部门这种托起葫芦按下瓢的作法,其结果是不但托起了葫芦,也托起了瓢。
上行下效只是个表面现象。垄断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必需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联。水、电、气、暖都涨了,商户、企业的经营成本就要涨。这些因素又都会体现在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所以,基本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更多涨价链条。
邢台燃气公司替市民算了一笔帐,三口之家一个月会因涨价而增加2-4元的开支。这点钱并不算什么,就是每种必需品都涨这么多,也没多少钱。可是却给人形成一种此涨彼涨的印象。恐怕面对这样的涨价,没有谁会无动于衷。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除了低保户,恐怕没有谁能享受到更多来自上层的关照。城市的路越来越宽,我才走几步?城市的楼越来越高,我才上几层?城市的车越来越多,我才坐几回?这些心理上的反差,都会形成强烈的不公不平感,引起人们对上层的不满。就算一些价格调整是正常的,也会被人们另眼相看。
回头再看看高不可攀的房价,我们就更明白为什么东西越来越贵了。涨吧,不涨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