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代教育应遵循的心理规则

(2009-07-28 16:47:51)
标签:

育儿

爷爷奶奶

亲子教育

爸爸妈妈

分类: 子女教育

隔代教育应遵循的心理规则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牛城晚报》7-10有一篇报道说,年轻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养,结果2岁多的孩子被惯出很多毛病,还引发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曾经接待过一位年轻妈妈的咨询,因孩子的隔代教育问题导致失眠、烦躁等情绪障碍。看来,隔代教育不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情绪以及家庭和谐。

所谓的隔代教育,是指跨辈份的教育,比如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姥姥姥爷对外孙外孙女。与隔代教育相对应的是亲子教育,也就是父母教育。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都属家庭教育的范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关系。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大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快乐成长,早日成才。但由于爷爷奶奶们的心理需求与爸爸妈妈们的心理需求有一些差别,所以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会表现出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一些冲突,双方意见的不一致,让孩子无所适从,或钻家长的空子,致使孩子的品行受到影响。

爷爷奶奶们的教育更宽松,容易形成溺爱。处在爷爷奶奶的年龄,他们经受过很多早年的生活艰苦,不愿意让宝贝孙子在物质上受委屈,所以总是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虽然满足了却略失节制,孩子不合理欲求越来越多。同时孩子即刻满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有片刻等待,一时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变得任性。在爷爷奶奶这里能够得到满足,就会削弱爸爸妈妈的影响力,表现为比较难管。

人的心理行为,总是倾向于自我满足,有时候会不太理性,小孩子更是这样,家长需要在这方面给予监督和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生活的作息、花销、游戏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应该有所遵循。以上特点提示我们,爷爷奶奶们要为了孩子的将来,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同时在教育理念上,两代人要多沟通交流,保持一致。

爸爸妈妈们在教育理念上与爷爷奶奶不同,有时会被爷爷奶奶潜在的认作对自己的违拗和抵制。因此,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和谐交流的态度,也是保持教育理念顺利沟通和达成一致的重要前提,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各自为政。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也是爷爷奶奶的骄傲。所以,爷爷奶奶们的教育更倾向于过度的赞扬,这也是与爸爸妈妈产生冲突的一个方面。过度的赞扬容易让孩子产生虚荣,也容易让孩子偷机取巧而心生侥幸。这些方面都会长远的影响孩子的品行。有的孩子已经上网打游戏过度了,还被以“会上网”来夸耀。这种夸耀变成了纵容。所以,夸奖要以事实为基础,不当的行为,要及时加以限制。

爷爷奶奶们由于年龄的缘故,更倾向于希望有人依恋自己,孙子孙女就是最好的人选。所以,有时候会面对孙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和不适当行为,难于做出严厉的规范。虽是人之常情,却有碍孩子的成长。

爸爸妈妈们,要在理解长辈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些善意的提醒。不要过多的迁怪父母,把更多精力放在指导孩子上,宽严相济。要给孩子严明指出,不要钻爷爷奶奶的孔子,正确认识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